新浪体育nba_外围体育投注app-【体育娱乐】

图片

图片

索引号: 113418000032801758/202201-00014 组配分类: 部门解读
发布机构: 池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标题: 【市教体局文字解读】《池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2-01-04
废止日期:
【市教体局文字解读】《池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2-01-04 17:14 来源:池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1年12月29日市政府第7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池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根据“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现由池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对此政策作如下解读:

一、出台背景和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时,强调“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2021年7月份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11月5日出台了《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出台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9月份省政府印发《体育强省建设方案》,也提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为此,我市出台了《池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十三五”时期,池州市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7.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4平方米,两项指标均超出全省平均水平。但是,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和健身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网络还不健全,指导水平还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推进。

而“十四五”时期,对全民健身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精心编制新周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促进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民健康。

《计划》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坚持新发展理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符合池州实际,也要体现市民期盼。二是坚持均衡发展。关注基层,从补齐体育设施短板入手,夯实基础,助力我市全民健身工作平衡发展。三是坚持务实可及。力求做到主要任务具体化,确保《计划》落实有抓手。

三、起草过程

2021年9月,在市政府要求下,市教体局深入调查研究,全面系统梳理问题短板,起草《计划》初稿,明确了我市推进全民健身工作的主要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先后征求了45家市有关单位、各县区和社会公众意见,收到意见建议14条,采纳了7条。修改完善后通过市司法司合法合规性审查,报市政府研究审议后,12月31日印发。

四、工作目标

到2025 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2%以上,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2.6 平方米以上,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达到1.1块,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名,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超过 92%。带动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70亿元。

五、主要内容

在充分考虑我市全民健身发展现状及面临任务的基础上,我市《计划》全面逐条落实安徽省文件,共3部分10条。主要围绕发展目标,提出了七项重点任务。

1、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方面:

一是实施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根据国务院、省通知要求,联合相关部门制定补短板行动计划,在住宅小区配套建设体育场地,盘活城市的“金角银边”,打造健身步道和体育公园等健身新载体,努力丰富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

二是明确未来设施建设任务。市本级的任务是要升级改造市全民健身中心,启动市游泳馆、市公共体育场规划建设。

三是加大现有设施开放力度。学校及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中了多数体育设施,提高其开放水平将有效缓解健身设施不足的问题。改革场馆开放绩效评价机制,从考核开放数量向考核开放质量转变,并与开放补助相挂钩。

2、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开展方面:

一是丰富活动载体。以“四球一舞”三级联赛、省“社区运动会”等群众体育赛事为牵引,激发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冰雪和三大球运动,与国家、省保持目标方向一致。同时将户外运动、水上、汽车摩托车等休闲运动项目也作为培育对象。

二是打造品牌赛事。重点打造马拉松、徒步大会、山地车大赛等池州赛事品牌,推动赛事活动融入长三角体育一体化发展。

三是关注重点人群。根据各类人群特点,支持开展针对职工、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妇女、农民等群体的体育赛事活动,满足其不同健身需求。

3、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方面:

一是建立科学健身指导中心。接轨国家、省统一规划,建立市、县级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强化专业的健身指导服务。

二是建立科学健身指导队伍。把体育教师、文化站站长、村官、社区和农村医生、养老服务者等人士吸收到县区级指导员协会,同时大力开展培训,完善激励机制,从而提升指导员工作水平和积极性。

三是建立科学健身新的模式。为居民建立体质档案,作为科学健身指导的依据;为居民便捷健身,建立体育健身“一卡通”模式。为常态防控疫情,建立线上赛和云健身。

4、全民健身组织建设方面:

一是突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推动运动项目协会和人群体育协会向乡镇(街道)延伸,向行政村(社区)下沉。 

二是突出政策的导向作用。完善政策,引导体育社会组织积极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提供、参与等级评估。

5、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

主要从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打造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开展体育产业“双招双引”、扩大体育消费这四个方面入手,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6、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方面:

一是落实国家、省体教融合政策,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对“小眼镜”、“小胖墩”实施干预,以此来深化体教融合。

二是设立科学健身门诊,加强慢性病运动干预,鼓励社会开办运动康复机构,探索建立运动促进健康模式,以此推动体卫融合。

三是支持各县依托丰富的绿水青山资源,发展体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继续策划打造体育精品路线和旅游目的地,以此推进体旅融合。

四是以智慧场馆、智慧健身路径(步道)、智慧体育公园建为重点,建设智慧体育服务体系,为群众预约场地、报名参赛、健身指导等提供智能化服务,以此推动体科融合。

7、全民健身社会氛围营造方面:

主要从利用媒体普及宣传健身文化、加强区域健身交流等方面入手,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社会氛围。

为确保各项任务能有效落实,计划还明确了责任单位,主要有:市教育和体育局、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其他成员单位,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六、创新举措

结合我市实际,有以下亮点举措:一是聚焦群众“健身难”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计划”,全市新建或改扩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健身广场、多功能运动场、小型足球场、健身步道、健身路径等健身场地设施达350个以上。二是聚焦重点人群健身需求,提出“落实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加大场馆向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开放的绩效考核力度”。三是聚焦池州特色赛事品牌的打造。提出“依托我市地域人文特色和体育资源禀赋,重点打造池州马拉松、池州徒步大会、池州山地车大赛等赛事活动品牌,举办九华山杯长三角运动休闲嘉年华,推动赛事活动融入长三角体育一体化发展”。四是聚焦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网络的构建,提出“建成市、县两级科学健身指导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动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实现常态化服务。成立县区级指导员协会,采取“巡回教学、送教上门”等方式,加大对各类科学健身指导人员的培训力度”。五是聚焦体育+模式的创新,体教融合方面,提出“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考核重要内容”;在体旅融合方面,提出“支持各地依托丰富的绿水青山资源,重点发展山地户外旅游、水上运动旅游、汽车摩托车旅游、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康养旅游等体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

解读人:市教体局体工科高友新

咨询电话:0566-231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