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走遍池州 > 历史人文 > 池州故事

文化池州丨李清照在池州的日子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池州文化旅游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06-29 09:33
[字体:]

宋代词人李清照与池州相遇,是在南宋初期风雨飘摇之际。池州是李清照南渡之后,在逃亡路上的一个小插曲,而她在池州所写的诗词,却像七夕之夜的星空闪耀着光芒。

李清照,别名李易安,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她从小就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婚后与丈夫赵明诚志趣相投,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与丈夫赵明诚流寓江南,在丈夫去世后境遇凄楚,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在临安去世。
  李清照流寓池州,是动荡旅途中的一次短暂休整,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由于金兵进犯中原,发生“靖康之变”,南宋朝廷凭江据守,大量中原人士南渡逃难。在此之前赵明诚已经南下奔丧,并任江宁知府兼江东经制副使。随着北方局势愈来愈紧张,此时仍在淄州的李清照整理好所有收藏物品,押运十五车书籍器物南下,于宋建炎二年(1128)春,抵达江宁府。
  到江宁(南京)后,李清照时常冒雪登上城楼,向北方遥望,用诗词抒发心中的忧愤。建炎三年(1129)二月,因城内发生叛乱,赵明诚偷偷弃城逃走。叛乱平息之后,建炎三年五月,赵明诚被朝廷撤职。因此,赵明诚与李清照不得不离开江宁,租用船只,逆江而上向西流亡,寻找安身之所。据《金石录后序》记载,赵明诚与李清照“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
  船行至池州江面,接到江防驿传传来的朝廷任命诏书,让赵明诚出任湖州知府,需要上殿朝见领旨。于是夫妻二人停船登岸,把家暂时安置在池阳。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曾回忆说,赵明诚将“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诏。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分别时,李清照大呼问赵明诚,如果传说城中有紧急情况怎么办?赵明诚指手回答“从众”,并交代如何舍弃携带物品。这次分别看似生离却如死别。从此,李清照独自居住池州,在思念与盼望中度日。
  李清照是史上公认的“南宋第一才女”,不仅能诗善文,尤其擅长填词,曾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风格独树一帜。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标志,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词主要以闺中悠闲生活为题材,而南渡之后大多结合时事,把人生的感触融入到家国命运之中,因而格局更加阔大。
  寓居池州期间,李清照所写的主要作品有二首,即《行香子·七夕》《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均作于建炎三年(1129)。前者刻画的是七夕之夜李清照思念丈夫的情景,后者描述的是李清照在办理丈夫丧事之后的孤独心情。
  赵明诚离开池州后,一去杳无音信。此时正值盛夏时节,李清照独居池州寓所,又值七夕之夜,遥望牛郞织女相会的情景,思念之苦油然而生,欣然写下《行香子·七夕》,以解心中之愁:
  草际虫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这首词的词眼就是“愁浓”,通篇都透出一股愁绪。李清照为什么“愁”?其实在李清照的诗词中忧愁很多。有闺中闲愁,有家族生变之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起”(《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写忧愁是古代文人的经典题材。“靖康之变”,北宋朝廷的分崩离析,动乱和南渡之苦,使诗人更添一种家国愁怀。
  七夕之夜,李清照的浓愁主要有三重,首先是动荡流落之愁。南渡之后,李清照举家蜷缩在京城,本可以享受暂时的安稳。没想到丈夫赵明诚不争气,居然在发生内乱后弃城而逃,丢尽了颜面,以至于不得不离开都城。如果不是丈夫的怯懦之举,就无须颠沛流离,所以当船到乌江楚霸王自刎处,李清照有感而发写下《夏日绝句》以吊项羽,“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对南宋朝廷妥协投降派的不满,也是对赵明诚贪生怕死的愁怨。其次是刚到池州落脚,赵明诚却又出任湖州知府,未来出路在哪里,李清照内心很不踏实。其三是七夕之夜,夫妻两地分隔,无形中又增加一层愁怀。三重愁绪叠加,使李清照感到格外的“愁浓”。
  听草丛中虫鸣,惊落了梧桐的叶子,天上人间何其相似,都是关锁重重。即使像神仙那样,乘着浮槎来去,也难以相逢。牛郎织女一年才得一见,总是在离别之中,有无尽的离愁别恨。联想到自己与丈夫赵明诚也是聚少离多,刚到池阳住下来,却又要分别,李清照感觉到无限的哀愁。这就是文人的独特之处,有了愁绪无处消解,只能拿起笔来,发泄到纸上。
  李清照不愧为词赋高手,词风细腻,充满联想,在天上人间游刃有余。李清照作于池州的第二首词是《南歌子·天上星河转》,与前面的《行香子·七夕》写作时间相近。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这首词看起来都是平常话语,但仔细阅读,里面蕴涵着不尽的凄凉、伤感与哀愁。簟席是夏季用物,“凉生枕簟”,可以看作是天气渐渐生凉,也可以理解为心生凉意。为何心生凉意?肯定是有重大的变故。有的研究者认为,这首词写于建炎三年(1129)六月,赵明诚离开池州去京城领旨后,李清照因思念丈夫而作;也有人认为该词是李清照在安葬丈夫后回到池州,因思念丈夫而作。仔细分析领悟词中的韵味,就可看出词中不仅有天人永隔的伤痛,更有一种今时不同往昔的深意。
  李清照料理完赵明诚丧事之后,回到池州大病了一场。从词意来看,更像是李清照病中或大病初愈时所作。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词人和衣躺在床上,遥望天上星河,觉得丈夫与自己,一个人在天上,一个人在地上,顿时心生凉意,止不住泪流满面,起床神情恍惚,脱去衣服不禁自言自语,今夜是什么时候?身上精美的罗衣还是以前的罗衣,这季节还是当年的季节,只是已经物是人非,自己的心境也已经不是以前的心境。看似平淡的几句家常话,却饱含了作者独在异乡的凄凉、家国破碎的悲哀,还有对生活的无奈、对世事无常的喟叹,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流寓池州,是李清照南渡以来的一次重大转折。既是她家庭生活的转折,也是词风的转变。离开江宁之后,池州是她与赵明诚的立足之地,给了她生活的希望与勇气;丈夫去世后,这里已成她后半生的起点,未来出路如何?前景实属难料。面对山河破碎的南宋,形影孤单的李清照,注定是一个悲剧的结局。
  李清照在池州虽然只有三四个月时间,但她留下的词章,却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泛起波澜,让人感受到八百九十多年前,李清照独居池州的情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