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走遍池州 > 历史人文 > 池州故事

王安石诗赞“雄奇”九华山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名人与池州》 发布时间:2023-01-18 16:18
[字体:]

王安石(1021一1086)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居士,“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庆历二年(1042)进士。著有《临川先生文集》。嘉佑三年(1058),王安石上万言书,主张变法,倡导改革。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宰相),主持变法,轰动一时。后终因保守势力疯狂对抗,神宗决心动摇,自熙宁七年四月后,王安石两次离开相位。变法失败后,他于 1076 年 10月退居江宁(今南京)。此后,曾溯江而上,游览九华。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主张文学应当“有补于世”。因而,他不仅写有大量的政论文章,直接为其倡导推行的改革服务,就连退居后游览九华时留下的《宿化城寺阁》《题半亭壁》《送僧游天台》《答平甫舟中望九华》等诗篇,也不放过议论的机会。

王安石《答平甫舟中望九华》,虽描写的是九华山风光见闻,但并不是以写景为目的,而是借景议理。“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盘根虽巨状,其末乃修纤”。一开头,作者就为九华山添了“雄奇”的一笔,后来曾被陆游称之为“最极形容之妙,大抵此山之奇,在修纤耳”了。王安石对九华山的“雄奇”作了精炼的概括之后,大量的是讲作者游九华山的心得和对社会事理的阐发。面对“峨然九女,争出一镜衣”的九华山,王安石顿感“变态生倏忽,虽神钜能占。当留老吾身,少驻谁云屡”。怎样才能领略到九华山胜景的意境呢?作者认为“寻奇出后径,览胜倚前瞻。超然往不返,举世徒占口占”。至于诗中的“惜哉秦汉君,黄屋上衡潜”;“或是古史书,脱落简与签”;“神莽无难知,士病吾能砭”;“所慕楚穆生,竟脱楚人钳”等语,是作者为着某种事理所产生的种种联想,从而把在九华山的丰富而又生动的见闻,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充满哲理性和思辩色彩。

1086 年4月初,王安石忧病而死,然而他留下的诗篇却使人们从中得到启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