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并逆势实现争先进位。据省统计局反馈,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30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增速居全省第9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51.7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112.8亿元,增长11.8%。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从生产供给看,农业稳步增长,工业生产趋缓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市夏粮总产1.9万吨,增长5.9%;茶叶产量0.6万吨,增长7.1%;生猪存栏40.8万头,增长2.9%;肉类总产量5.6万吨,增长5.2%;水产品8.9万吨,增长7.3%。前三季度,全市农业总产值5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1%。
工业生产增速趋缓。前三季度,全市35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9.9亿元,同比增长18.4%,增幅比全省高2.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2位,同比前进9位。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6.9亿元,增长19.8%,重工业增加值63亿元,增长18.1%。全市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已达65户,同比净增15户,65户亿元企业共实现产值197.9亿元。
(二)从需求看,固定资产投资强劲,消费市场、旅游经济稳步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67.5亿元,增长28.9%,增幅比全省高5.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5位,同比前进5位。其中,工业投资145.9亿元,增长26.6%,增速居全省第4位;房地产投资57.4亿元,增长46%,增速居全省第3位。广新农化、华尔泰、锐恒化工、福态动力、福安科技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消费市场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7亿元,同比增长16.1%,增速比全省高0.3百分点 。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9.1亿元,增长16.5%;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9.6亿元,增长14.6%。分行业看,批发业增长12.9%,零售业增长16.7%,住宿业增长17.7%;餐饮业增长14.7%。
旅游经济持续发展。春节、“五一”和端午小长假旅游进一步升温。前三季度,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69万人次,同比增长34.7%。其中,接待入境游客40.8万人次,增长30.8%。实现旅游总收入202.2亿元,同比增长48.5%。九华山大愿文化园的开园运营,成为全市旅游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从经济外向度看,外贸进出口形势较好,利用外资保持增长
外贸出口形势较好。在铜冠有色、三大洲针织、龙溪麻油、禄思伟矿业、方兴国贸等进出口超千万美元的重点企业和重点商品的拉动下,全市外贸出口形势较好。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2.6亿美元,同比增长60.7%,总额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其中,出口1.6亿美元,增长49.0%;进口1亿美元,增长84.4%。
利用外资保持增长。前三季度,新批外商投资项目8个;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同比增长29%。其中,省级以上开发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370万美元,占全市的40%。
(四)从经济运行质量和效果看,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和质量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和质量实现双提高。前三季度,全市财政收入53.1亿元,同比增长23.8%,增幅比全省高10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4位,同比前进5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8亿元,增长24%。财政收入增长的质量有所提高。前三季度,全市税收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27.5%,比财政收入增幅高3.7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77.8%,同比提高2.6百分点。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加快。前三季度,财政支出67.2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13类民生支出48.4亿元,增长39.6%。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37元,同比增长13.3%,增幅比全省高0.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980元,同比增长18.2%,延续了今年以来的稳步增长态势。
(五)从经济运行环境看,金融信贷运行稳定,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平稳
金融信贷运行稳定。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94.9亿元,比年初增加59.3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7.7%;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9.8亿元,比年初增加58.6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5.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65.5亿元,比年初增加50.3亿元,余额增长21.5%。
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平稳。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长1.9%,比1-8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势回落主要是鲜菜等食品类价格比1-8月份回落1个百分点。
二、关于经济形势及我市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外发展环境依然严峻。虽然欧美国家实施了货币宽松政策,但世界经济走出低谷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我国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影响还将持续。
从全国看,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主要指标增幅回落,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减弱,实体经济生产经营的困难加大,工业生产下滑,总体经济下行的态势未减。前三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仅增长7.7%,呈逐季下行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1%;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5.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6.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1%,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出口增长7.4%,加工贸易出口仅增长3.0%。
从全省看,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增速与上半年持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3.8%,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7%,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8%,比上半年回落0.2百分点;进出口同比增长32.1% ,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1.2百分点。
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经济走势与全国、全省基本一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同比回落,但多数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增势好于全省,尤其是二季度以来,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举措,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经济下行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并已出现缓中趋稳、稳中见好、三产回升的积极变化。前三季度,我市生产总值增速与全省持平,财政收入增幅比全省高1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全省高2.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全省高5.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全省高0.3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速比全省高28.6个百分点。全市在农业保持稳定,工业生产下行的态势下,三季度的整体经济追平了全省的增长水平实属不易,推动全市经济逐季增长的主因是第三产业大幅增长,由上半年增长9.3%,提高到前三季度增长11.8%,第三产业增速居全省第1位。但经济运行和转型发展面临的困难仍不可低估,长期累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主要是:工业生产下行态势明显,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缓慢,节能的形势依然严峻,根本性好转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
(一)工业生产下行态势明显且效益不佳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生产与宏观经济走势趋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一季度增长21.0%、上半年增长19.2%,回落到前三季度增长18.4%,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由一季度、上半年均增长12.1%,回落到前三季度增长10%。从工业增值税看,由上半年增长21.4%,回落到前三季度增长8.2%。从企业经营情况看,一是“两金”占用居高不下。8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两金”占用60.3亿元,同比增长27.8%。“两金”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为47.6%,比上半年提高6.0个百分点。二是企业效益逐季下滑。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11.5亿元,同比仅增长5.4%,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回落49.7个、10.3个百分点。
(二)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缓慢
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投资者对未来持观望审慎的态度,投资意向下滑,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不多,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前三季度,全市新开工项目498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0个,同比减少8个。全市498个新开工项目平均完成投资2362万元,只有去年同期(3648万元)的64.7%。其中,全市20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平均完成投资1.3亿元,只有去年同期(2.5亿元)的51.8%。
(三)信贷投放规模偏小
从总量看,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仅占全省2.2%、2.3%,分别比GDP占全省的比重低0.2个、0.1个百分点。从新增贷款看,9月末,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50.3亿元,同比少增2.9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1亿元,同比少增24.6亿元。此外,全市目前仍无一家上市公司,企业债、中小企业集合债、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直接债务融资占全市融资比例极低。
(四)节能的形势仍然严峻
预计前三季度全市节能预警仍处于红灯区。一是单位GDP电耗继续上升。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9.7%,比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单位GDP电耗同比增长6.9%,比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二是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依然高位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按等价值核算的能耗达191.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3.7%,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高5.3百分点。随着贵航特钢等其他高耗能项目纳入规上工业统计范围,全年的节能形势将更趋严峻。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全市上下要坚定经济发展信心,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努力保持经济稳步发展。
(一)抓好工业生产,确保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确保生产正常运营。对年内计划投产工业项目,要强化调度和跟踪服务,力争早日投产运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稳定农业生产,发展特色经济
积极争取中央、省项目资金,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惠民政策,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三)提升旅游、商贸服务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在服务业发展上,要全市一盘棋,坚持整体推动、整合提升、重点突破的原则。进一步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池州旅游资源整体效益。以站前区为枢纽,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水平。把服务
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突破口,积极发展物流、金融、会展、科技、服务外
包等生产性服务业。
(四)着力扩大有效投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加大项目储备谋划力度。围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杏花村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以及基础设施等领域,策划、编制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优化项目结构,扩大项目库。加强项目调度和管理。进一步加大对重大工业项目的跟踪服务,督促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加强央企对接,争取地方融资平台获得贷款展期和续贷,全力扩大有效投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助推经济发展。
(五)积极培育税源,提高财政收入增长的稳定性
以做大做强做优企业、发展总部经济为根本,积极培育税源。同时加强税收征管,减少税收外流,实现应收尽收,进而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改善全市财政收入结构,提高财政收入增长的稳定性。
(六)把握政策机遇,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
认真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方向,找准结合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把握国家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空间及国家资金的支持方向,围绕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承接产业转移、自主创新等建设重点,不断谋划新项目,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