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00003280140M/201608-00002 | 组配分类: | 市政府文件 |
发布机构: | 池州市政府(办公室)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标题: | 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池州市补短板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实施方案的通知 | 文号: | 池政〔2016〕63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16-08-12 | |
废止日期: |
江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九华山风景区、开发区、平天湖风景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池州市补短板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实施方案》业经2016年8月5日市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6年8月5日
池州市补短板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发〔2016〕21号)精神,紧扣争当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排头兵目标定位,围绕增后劲,推进补短板,加快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把握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政府和市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节奏和力度的关系,坚持扬长补短、精准施策,着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全域旅游、大健康等现代服务业融合提升,创新能力培育、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外联内通、民生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持续加大有效投入,强化项目支撑,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增加中高端层次新供给。经过3年努力,补短板取得阶段性成效,一些明显的薄弱环节得到有效改善和加强,用5年时间,基本补齐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突出短板,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为当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排头兵、努力实现十三五“五先”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二)工作目标。按照“产业优、环境美、人幸福”的总体目标要求,紧密结合调转促485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以下八个方面具体目标。
1.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迈上新台阶。到2020年,形成4-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力争打造1-2个整体创新能力强,在全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5%。电子信息首位产业成为发展速度最快、活力最强的产业,产业值突破400亿元。
2.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入良性循环通道。到2020年,冶金、化工、非矿、有色等传统产业绿色制造、智能化制造水平明显提升,5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000个,累计投资1000亿元,节能减排全面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30%以上。
3.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两大特色支撑。到2020年,形成全域旅游和大健康两大特色支撑,服务业占GDP比重达40%以上。其中,旅游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接待游客8000万人次,旅游目的地城市影响力大幅提升;大健康产业发展形成“首选地、四中心”雏形,建成50个大健康产业项目,打造10个特色小镇。
4.创新能力孕育成长步伐加快。到2020年,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及企业技术中心40个,院士工作站及博士后工作站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8%。
5.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到2020年,新建高标准农田54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机械化综合水平达65%,培育合作社1600家、家庭农场1500个,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0个、市级100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0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00家,规模以上加工业产值160亿元。
6.基础设施覆盖面和密度逐步扩大。到2020年,新改建一二级国省道干线公路200公里以上,建设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000公里以上,防洪除涝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10座、分散式充电桩5000个,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
7.民生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5%以上,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每千人常住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张。建成国家医养结合示范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5张,全面实现“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
8.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到2020年,基本形成特色鲜明的主体功能区布局,“四治行动”、“清水蓝天”工程和“三边三化”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在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实践过程中形成若干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主要任务
(一)补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短板。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小、基础弱、产业布局分散、建设载体不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按照领军企业(人才)-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1.加快集聚发展基地建设。鼓励支持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发挥地域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在全市打造4-5个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并举全市之力将1-2个有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2.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坚持招大引强和内生培育相结合,围绕产业链建设需要,针对产业链核心环节和薄弱环节,梳理编制招商引资目标企业名录,每年引进50户以上产业关键环节企业;鼓励现有重点骨干企业以国内国际先进为标杆,通过管理方式创新、两化融合、业务流程再造等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
3.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面落实“四督四保”制度要求,努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领域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良性发展格局。
4.完善产业配套。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各类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产业配套;鼓励发展基地大数据中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打造智慧型基地。
(二)补齐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短板。针对传统产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工艺不新、产业链发展粗放、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等问题,深入实施“1153”计划,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升级材料产业。完善铜箔、铜线杆、铜合金等三个铜基新材料产业链,发展稀土镀层和多元合金等复合铁基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新型高分子化工材料产业。
2.推动传统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现有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发展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智能制造装备和新型传感器、智能计量仪表等智能核心装置。
3.推动两化融合。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推动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逐步改善有效供给,推进重点领域“机器换人”。
4.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关小建大、等量置换、减量置换,引导企业实施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建筑节能、交通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重点工程,开辟可再生能源应用,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健全高耗水行业用水限定指标,组织实施重点行业节水技术改造。
5.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坚持质量品牌引领,扎实推进质量提升行动,持续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快推动“池州品牌”向“安徽品牌”、“中国品牌”升级。
(三)补齐现代服务业发展短板。针对生产性服务业普遍薄弱滞后、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不高、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平衡、旅游产业产品单一、产业链短等问题,坚持以特色化引领规模化、品质化,促进现代服务业壮大升级。
1.加快发展大旅游产业。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城市为抓手,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产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养生等复合型转变,加快建设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和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2.加快培育大健康产业。突出发挥“名山、秀水、富硒土、好空气”优势,把大健康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加以重点培育和发展,建设长三角生态养生、禅修养生、户外健体、健康食品“四中心”,打造中国健康养生首选地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创新实验区。
3.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快引进建设一批物流基地项目,积极培育一批会计、审计、造价、资产评估、项目咨询、翻译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建设集交易、快递、融资、培训、创业等多业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创新孵化器和产业园,积极打造与沿江密集产业带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带。
4.促进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发展。积极发展服务外包、信息服务业,推进物联网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食品溯源等领域应用。鼓励传统商贸服务业创新商业模式,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互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四)补齐创新能力建设短板。针对创新能力建设基础弱、创新主体资源少、创新环境氛围差等问题,坚持园区、企业(项目)、人才三个创新层次同步提升,引导创新要素、创新资源向园区、向企业(项目)集聚。
1.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在研发投入、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建设,引导社会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支持企业建设和提升各类研发机构,加快培育一批核心专利产业化示范企业。
2.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与培养。推广“科技创新创业要素+项目”模式,加快引进一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团队)、科技创业人才(团队)。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培养造就一批中小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3.加快建设若干创新型园区。完善园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功能,鼓励园区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高端创新创业平台,推动省级以上园区实现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全覆盖。
(五)补齐现代农业发展短板。针对现代农业发展规模不大、层次不高、效益不好、品牌不响等问题,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和农田水利建设为支撑,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主线,进一步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特色、绿色、休闲等现代生态农业,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1.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户为主体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深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创建和示范社建设,鼓励合作社与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合作,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发展既不改变农户承包关系,又保证地有人种的托管服务模式,支持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民合作社开展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实现统一耕作、规模化生产。
3.增加生态农产品供给。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突出抓好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建设,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和高产创建活动,开展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发挥生态优势,发展一批水产、茶叶、林下经济等特色农业产品和品牌。
4.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建设步伐,改造“八小水利工程”,有效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实施农机农艺融合工程,提高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实现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向主要农作物生产全面机械化发展。
(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针对当前基础设施外联不密、内通不畅等问题,按照完善网络、扩大能力、提高水平、构筑枢纽的思路,统筹推进综合交通、能源、水安全和信息网络等体系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保障。
1.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快速铁路网,着力推进普通铁路、高速铁路以及市域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武温高铁池州段等前期工作;加快构建“三纵一横一联”高速公路网,继续推进干线公路路网提升、达标和品质工程;全面推进“一干三支”航道整治疏浚,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发展多式联运;完善农村公路网,提高农村公路畅通服务水平。
2.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发展清洁高效能源,积极推进池州九华发电二期、吉阳核电以及一批风电项目,推进石台、贵池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坚强智能安全可靠的主干电网,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住宅停车位全部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接口,新建公共建筑物停车场和社会公共停车场按不低于20%的比例配建充电桩。
3.加强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加强长江及重要支流河道整治、崩岸治理、堤防达标建设和圩垸分类治理,全面系统治理中小河流,加快山洪沟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加快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解决22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推进主城区和各县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海绵城市试点,统筹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推进供水和雨污分流改造,在适合条件的地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4.构筑信息网络体系。大力实施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工程、“无线城市”、“宽带乡村”工程。加快下一代互联网、第四代移动通信、公共无线网络、广播电视网和物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IPv6升级改造,鼓励基础电信、广电企业和民间资本通过竞争性招标等方式参与农村宽带建设和运行维护。完善云计算及大数据平台等新型应用基础设施,推进云计算数据中心、物联网产业基地建设。
(七)补齐民生保障体系短板。针对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在教育、卫生计生、养老、就业、政府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水平,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1.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改善办园条件,适度提高学前教育收费标准,提高办园积极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推进“工学一体”。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实施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推动义务教育资源向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和人口集聚较多的农村社区倾斜。
2.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积极推进社会办医,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3.促进困难群体就业。落实完善援助措施,通过鼓励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会政策托底等多种渠道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4.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方式,推进“互联网+”新浪体育nba,加大便民服务设施供给,优化便民服务,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5. 实施精准脱贫工程。制定贫困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划,确保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全面落实帮扶措施。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项贫困地区延伸,重点项目布局向贫困地区倾斜,完善配套扶持政策,加大产业扶贫和光伏扶贫力度。
(八)补齐生态文明建设短板。针对全市主体功能分区不细,个别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进一步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为争当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排头兵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范本。
1.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编制市县(区)主体功能规划,确保各地主体功能落实到乡镇。划定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边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和永久基本农田,合理确定本地区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的比例结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管制原则,综合调控产业发展、城镇布局、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空间需求。
2.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大力开展“四治行动”,开展铁腕治矿、重拳治砂、从严治岸、科技治超。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全市统一的污染源实时在线监控系统,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
3.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严守林业生态红线,实施林业提质增效行动和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一批重点工程。保护和恢复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实施秋浦河、升金湖优质水源地保护工程,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开展平天湖、升金湖、九华河等河湖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推进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新建一批湿地公园、湿地风景名胜区等。
4.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和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控。集约有序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大力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和社会循环消费。
三、政策措施
(一)深化改革推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深化PPP模式实践创新,着力破解民办教育、民办医疗、民办养老等社会事业瓶颈制约。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五证合一”, 落实先照后证,实现网上办理全程电子化;落实“三个清单”,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广应用全省统一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提高项目审批监管效率。
(二)加强财税支持。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和投入力度,优先投向“短板”突出的县区、行业和领域。支持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所在县区政府、管委会筹集资金,专项用于基地公共服务项目建设。鼓励市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大健康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认真落实省、市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30条意见等系列政策,对补短板工作成效突出且符合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兑现财政奖补或减免政策。
(三)强化金融支撑。全面推广包括“税融通”在内的各种银税合作业务,积极开展贷款风险补偿、融资租赁等试点。拓宽银行机构抵(质)押物范围,开展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质押和收益权抵(质)押贷款业务,鼓励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市级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大健康产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建设。鼓励把专项建设基金与地方债结合起来,加大债券谋划和争取力度。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支持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等融资。积极发展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鼓励各类信托投资机构、金融租赁机构、信用担保机构等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四)完善价格政策。全面深化价格改革,完善重点领域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价格作用,健全政府定价制度,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全面开展收费价格清理,对于保留的政府定价项目,实行定价项目清单化,规范定价程序,加强成本监审,推进成本公开。全面落实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与工业同等政策。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改革,理顺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城市公用事业服务价格形成、调整和补偿机制,推动按行业平均成本、企业合理利润和居民承受能力确定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推进机制。各地各部门要成立由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机构,形成上下联动、协同合作、强力推进的工作体系。围绕目标和任务,制定节点计划,细化推进举措,明确落实单位,压实主体责任,强化保障措施,确保补短板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有力开展。
(二)加强工作配合,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围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补短板重大工程项目,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分领域分节点加强调度,加快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对补短板项目规划、用地、环评和项目审批核准等实施绿色通道制度。牵头部门要履职尽责,强化统筹衔接;配合部门要各负其责,加强协作配合。
(三)强化跟踪问效,建立监管评估机制。加强督办、巡查、考核评估,建立常态化的组织协调、信息交流、督查监管工作制度,实施全过程监管。建立补短板投入统计和效果评估制度,探索开展第三方独立评估,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主办单位: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池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皖ICP备2022012329号-1 网站标识码:3417000002
皖公网安备 34170002000042号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