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建省级池州傩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支持,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项目保护传承。市级每年安排资金用于保护传承工作,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非遗专项资金。市文化馆获评省级非遗传习所,墩上街道山湖村委会获评省级非遗传承基地,编制《池州傩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纲要》,池州傩文化生态保护区获批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非遗“名师带徒”工程,前七批工程中,池州傩戏项目共有师傅16人次、徒弟42人考核合格。第八批有池州傩戏项目的6位师傅、17位徒弟入选,正在开展教学工作。贵池区墩上街道茅坦小学每周五下午开设池州傩戏课后服务课程,梅街镇刘街中心学校邀请非遗传承人教授傩戏、傩舞。
(二)开展调查存证工作。文化部门及相关研究人员出版了《池州记忆·非遗》《戏曲活化石—池州傩》《池州傩文化》《池州傩器》《安徽池州傩戏剧本选》《中国傩戏剧本集成—贵池傩戏》等书籍。2023年,联合中国傩戏学研究会、贵池区人民政府举办“当代傩戏学暨池州傩戏保护传承研究学术研讨会”。已对2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传承人记录工程。在池州新闻视频号、池州文化旅游公众号发布“解码非遗”系列短视频——《池州傩戏》篇,市博物馆、贵池区梅街傩文化展示馆等地存有池州傩戏剧本、道具等一批实物资料。
(三)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在进行原生态保护基础上,积极提升池州傩戏舞台呈现效果。市黄梅戏剧院(傩艺团)联合安徽省徽京剧院改编大型仪式剧《千年傩》参加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非遗剧目展演,赴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长宁区开展文化艺术交流。组织池州傩戏节目参加第12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第九届中国(厦门)国际休闲旅游博览会等旅游营销活动。每年开展100场池州傩戏濒临失传剧种(贵池傩戏)演出,每年举办青山庙会、峡川游案等大型傩事活动。在傩仙镇景区举行池州傩戏演出。
二、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紧抓省级池州傩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契机,从提升系统性保护传承水平、增强艺术呈现效果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池州傩文化系统性保护水平,推动池州傩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一)加强系统性保护。编制《池州傩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总体规划》,高标准建设省级池州傩文化生态保护区,争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聚焦保护核心区,积极争取古建筑、传统村落、非遗传习所(点)、体验中心等空间的建设和修缮。支持池州傩戏传承人申报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继续实施非遗“名师带徒”工程。
(二)持续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开展池州傩文化调研,及时掌握傩文化保护传承现状。力争对所有傩戏会傩事活动、傩艺人进行全面记录,收集民间拍摄的傩文化影像资料。加强与本地院校、外地研究人员合作,开展专题课题研究。
(三)推动活化利用。联合高校设计学院等专业资源,提取池州傩戏道具、音乐、服饰、剧本中的深层文化基因并加以利用,赋予其实用价值。积极复排池州傩戏经典剧目,提高演出质量,加大景区演出频次,推动文旅融合。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今后继续提出宝贵的指导性意见,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艺术与公服科 姚贵林
联系电话:2088822
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8月20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