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nba_外围体育投注app-【体育娱乐】

图片

图片

索引号: 11341800003280140M/202507-00100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池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标题: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2号建议的答复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5-07-31
废止日期: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7-31 16:22 来源:池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王锡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效果的建议》已收悉。您的建议紧扣“双减”政策落地,聚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问题分析精准。现就您的建议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不断创新课后服务模式,推动课后服务从“全覆盖”向“高质量”迈进。截至目前,全市165所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覆盖率达100%, 学生参与率95.4%,教师参与率92.99%,实现“两个全覆盖”,3 项工作经验先后入选省级典型案例。

一是坚持“育人导向”,强化课后服务顶层设计。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 训负担的意见》精神,坚决杜绝将课后服务异化为“学科补 课”或“超前教学”的行为。要求各校以“五育融合”为目 标,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整体育人体系,重点突出作业辅导、 兴趣拓展、素质提升三大功能。鼓励各地各校在充分挖掘有特色、可获得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有地域特色的课后服务内容体系,全市100余所学校开设了体育、书法、绘画、厨艺 等非学科类课程30余项。2023年市教体局组织评选19所课后服务示范校。 

二是整合“多元资源”,破解师资与课程瓶颈。2022年, 市教体局出台《关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校园服务的试 行办法》,据统计,全市中小学累计引进校外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21个、外聘教师300余人参与学校课后服务。依托妇联、团委、文旅等部门进校园举办公益讲座、亲子实践等活动62场,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320次,惠及学生10万余人次。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 少年宫等实践基地,每年开展春秋游、研学旅行800余场次, 参与学生近12万人次。依托皖教云课程资源库,覆盖德育、 体育、艺术、科技等9大方面,课程100余项,为薄弱学校提供线上课程支持。

三是健全“监管机制”,提升课后服务质量。2021年以来,将课后服务纳入教育督导重点内容,针对学校是否挤占课后服务、超负荷布置作业、违规收费等问题重点核查。设立市、县两级监督举报电话,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及时处理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建议,确保课后服务规范运行。组织各学校通过家长会、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宣传课后服务政策及成效,提升家长知晓率。开展“家长开放日”“成果展示”等活动,向家长宣传学生劳动实践、科创作品等成果, 逐步转变“唯分数”观念,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氛围。 

二、课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全市小学阶段课后服务质量较好,大多数学校结合县情校情,开设了涵盖体育、艺术、科技等领域的个性化、 特色化课程,课后服务内容丰富多样,较好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初中阶段课后服务多以作业辅导为主,初一、二年级每 周能开设1-2次兴趣拓展类课程,您提到一些教师利用课后服务作业辅导时间讲习题等现象在部分初中学校客观存在,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核机制有偏差。社会高度关注中考升学率,直接影响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导向, 少数学校仍以学业成绩排名作为教师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的核心指标,导致部分教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习题、讲作业等。二是家长认知待提升。部分初中阶段家长高度关注子女学业成绩,希望学校课后服务时间能够帮助提升学业成绩, 对其子女兴趣拓展、素质提升等需求相对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课后服务提质增效是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坚持久久为功、系统推进。

下一步, 市教体局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强化制度设计。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和指导标准,突出“五育融合”,凸显课后服务育人功能。二是强化师资培训。结合校长、教师这两类培训, 不断转变校长和教师的育人理念,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三是强化资源供给。积极鼓励各义务教育学校引入校外优质资源,弥补艺术、体育、科技等领域师资不足,构建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四是强化家校共育。组织各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多渠道宣传育人理念,缓解家长焦虑情绪,逐步形成家校社共育的良好氛围。

市教体局将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提质增效, 努力将课后服务打造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素质教育新阵地。感谢您对池州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池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联系电话:2317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