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共建共享我区中小学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议》已收悉。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您在建议中深刻指出了当前我市中小学校在校外劳动教育实践方面存在的短板,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此,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相关部门和学校进行深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劳动教育保障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政策要求,市教体局将劳动教育工作纳入全局工作的重要议程,从制度保障、政策支持、资源配置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部署和安排。先后印发了《关于推动全市中小学校制定劳动任务清单的通知》《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劳动教育的目标、任务、措施和保障要求,为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导。指导全市中小学校全面推广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科学开展劳动教育,评选市级劳动教育示范校31所, 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进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
二、构建协同体系,拓展劳动教育资源
针对校内劳动教育资源有限的问题,市教体局积极拓宽渠道,加大投入,着力构建校内外劳动教育协同体系。一方面加强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设施建设,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劳动教育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外劳动教育资源,目前,已创建市级劳动教育基地10个,申报省劳动教育基地2个,投入补充劳动器材6600余件, 组织学生分批次参加基地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涵盖了农业生产、工业体验、科技创造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实践机会。
三、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劳动教育内涵
1.丰富校外劳动实践活动
要求各中小学校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结合实际安排农业生产等劳动实践,做到小学、初中、高中学段全覆盖。结合植树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各中小学校积极举办各类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植树造林、义务劳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我是小小农夫”体验活动;举办劳动成果展示会等,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邀请劳模工匠进校园
为加深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各中小学校积极邀请劳动模范、技术能人到校开展讲学、实操培训等活动。通过分享劳动模范的成长经历和劳动成果,向学生传授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和创新精神。
3.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活动
将研学旅行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市教体局与市文旅局协同联动,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紧扣中小学课程标准,深入挖掘池州研学基地特色资源,已成功设计59个研学精品课程,覆盖17家研学基地, 推出10条首批特色研学线路,涵盖红色教育、自然探索、 劳动教育、人文体验、科技参观等多种类型,线路融入劳动教育实践环节,如组织学生体验松土—播种—覆地的传统劳动方式、学习非遗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劳动创造美的过程。4 月18日,市文旅局、市教体局在杏花村景区开展2025“千载诗城 研学池州”启动仪式,贵池区杏花村实验学校依托劳动实践基地等研学基地,成功开展“根植杏土·润心传家” 研学实践活动。
四、加强家校合作,共促劳动教育成效
家庭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市教体局高度重视家校合作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积极推动构建家校共育的劳动教育模式。指导各中小学校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充分利用家长会、家委会会议,向家长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同时,我们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孩子的劳动教育过程,与孩子一起完成家务作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等,共同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实践能力。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池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联系电话:2317859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