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nba_外围体育投注app-【体育娱乐】

图片

图片

索引号: 11341800MB19407743/202506-00043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能源
标题: 关于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2号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5-06-26
废止日期:
关于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2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6-26 14:59 来源: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陈慧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健全四项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存量废弃宅基地收储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农村存量废弃宅基地收储工作的关心支持,我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对我市农村宅基地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农村宅基地盘活工作基本情况

2024年全市盘活宅基地住宅384宗,盘活面积5.17万平方米,吸纳社会资本1019.4万元,带动农户就业473户,村集体收入增加114.13万元,涉及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378户1727.68万元。2020年10月至2024年4月,探索实施东至县国家级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农业农村作为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牵头部门,指导东至县出台《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流转、退出管理暂行办法》,构建“8+4+N”改革体系(8项制度探索、4项基础工作、N个特色做法),形成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路径。在贵池区、石台县、青阳县等地,探索以“民宿经济+村集体统筹”“旅游赋能+整村收储”“多元利用+公共服务”等差异化的宅基地收储利用路径。

二、农村存量宅基地收储利用方面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实施“差别化”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一是永久退出模式。东至县对进城落户农户,按“地+房”价格给予货币化方式补偿(基准地价+房屋评估价),同步注销宅基地资格权。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以来,东至县累计退出8758宗,面积1866亩,其中72%为有偿退出。二是暂时退出模式。探索“自愿退出+收益共享”模式。如贵池区里山街道元四村农户可选择一次性补偿(户均15万元)或阶段性退出(年租金5000-8000元)方式退出。探索“保留资格权+地上建筑补偿”模式,如东至县泥溪镇隐东村6户农户跨村调剂宅基地,既保障居住需求又盘活闲置资源。三是无偿退出模式。对违法占用或危房宅基地,依法收回集体。如东至县胜利镇黄石村拆除复垦无功能房,新增耕地近千亩。全村37宗闲置农房中,24宗通过村集体流转发展民宿,形成“房主80%+村集体10%+游客评价激励”的收益分配体系,2024年旅游收入达21万元。

(二)采用“增减挂钩”推动农村宅基地收储。我市充分运用城乡增减挂钩土地政策,促进存量宅基地收储复垦。一是落实资金保障收储通畅。2024年投入宅基地改革资金4320万元,其中3760万元用于村庄规划和收储补偿。二是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规划审查。2024年完成贵池区、石台县3个批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规划审查,涉及拆旧面积1016亩,拟复垦耕地996亩。三是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复垦验收。2024年完成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共计6个批次988亩拆旧复垦区验收,复垦耕地967亩。

(三)探索“多元化”渠道利用闲置宅基地。探索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路径,出台《池州市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指导意见》,明确禁止性清单,采取多元化土地利用方式盘活闲置宅基地。一是稳慎推进贵池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意见》《贵池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利用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以来,入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12宗223亩,集体收益1059.28万元。二是有序开展全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拨用和联营入股。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结合县域实际,分别制定《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举办)企业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试行)》《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举办)企业、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士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和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项目使用集体土地办理工作指南(试行)等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兴办(举办)企业的意见》,健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使用规范。2024年,全市共拨用集体建设用地43宗913.81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联营入股39宗2266.84亩,探索按年度支配和一次性支配方式保障集体收益。

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公益设施、乡村旅游、乡村产业等用地得到了有效保障,如东至县黄山村收储宅基地建设冷链仓储中心,服务周边果蔬产业;青阳县乔木乡、东源村分别利用闲置农房发展黄精加工、光伏发电、老年食堂、爱心超市等;贵池区元四村、石台县大演乡和新联村结合实际,分别打造“民宿集群+康养旅游”、“整村收储+企业运营”和“红色民宿+农耕体验”模式发展民宿等。

(四)探索“县域内”增减挂指标交易。根据《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有偿调剂管理办法>的通知》(皖自然资〔2021〕165号)规定,脱贫地区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区域内实施整治复垦的节余指标在省内跨县域调剂,由省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托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省级节余指标调剂平台,发布节余指标调剂信息、组织公开竞价、公示结果等。我市仅石台县和贵池区秋江街道满足交易规则。建立全市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平台暂无政策依据。目前,增减挂钩“县域内指标统筹”路径基本健全,如石台县大演乡新农村通过指标置换获得项目用地支持。同时,积极利用省级平台交易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石台县已完成2次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内“跨市”交易,让闲置乡村建设用地重新产生经济效益,通过增减挂钩项目复垦新增耕地548.57亩,引进资金1.97亿元,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资金支持。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进一步推进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依法保护农民财产权益、夯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基础,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常态化,做到“应颁尽颁”“随时颁”。持续规范推进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保障和美乡村建设、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积极协调石台县和贵池区秋江街道的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市域内”交易,助力重大项目指标保障,待相关政策允许后,积极开展全市统一的增减挂钩指标交易平台建设。

二是市农业农村局将着重完善规章制度,疏堵结合规范村民住房建设管理,提高群众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鼓励引导农户退出多占、超占的宅基地,盘活“两闲”激活乡村经济,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

联 系 人:夏露露、王海

联系电话:0566-2819126,0566-2026080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5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