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好颜值”成就产业“好价值”
——石台探索“两山”转化模式综述
发布时间:2024-10-30 08:37
来源:池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石台县城全景。通讯员 王慧 摄
石台县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本底优良、生态资源富集,被誉为“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近年来,该县依托自身环境特点和资源优势,拓宽生态价值转换通道,探索出“添绿增金”“点硒成金”“守绿换金”等“两山”转化模式,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动能。
添绿增金
站在大演乡新火村村口,向对面山场看,不同的树种在阳光照耀下折射出深浅不一的绿色,深绿色的是杉木,稍浅一些的是栎树,更浅一些的是枫树和银杏。向村里看,家家户户的小花园也是绿的,路两旁的行道树茂密挺拔。
在大多数人印象里,皖南山区的每一寸“肌肤”都是被绿色覆盖的。但在“林业人”眼中,情况并非如此。“10年前,这个山场还是一片杂乱、衰败景象。”县林业局营林站负责人丁百林介绍,因为经历一场山火,该山场部分山林变成芭茅山,杂灌丛生,火灾隐患大,同时山上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林木生长缓慢,与该县在牯牛降风景区沿线打造的精品旅游线路格格不入。
在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推动下,该县依据各乡镇、村落发展特色为山场“增绿”,依次建起以生态防护林、水源涵养林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以木本油料林、多功能产业林及林下经济为主体的富民生态产业体系,以生态风景林、森林城镇、森林村庄为主体的优良生态宜居体系。
据统计,去年全县完成封山育林4.5万亩、森林抚育3万亩、退化林修复1万亩、人工造林1051亩。与此同时,全县林下种植业得到快速发展,县国有林场发展140亩林下黄精种植,按照目前市场销售价格测算,每亩年收益在1500元左右。
点硒成金
石台县有“中国生态硒都”美誉,富硒区有862.01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0.26%。良好的资源,让石台“硒”产品成为市场的宠儿。
走进位于秋浦河南侧的石台东隆汇泉矿泉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两条包装饮用水全自动高速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经过高温杀菌、过滤、吹瓶、灌装、旋盖、贴标、包装等程序,来自石台大山深处的天然水就变成了包装好的饮用水。自2022年投产以来,该公司每年将15万吨石台“硒泉”送往全国各地。
“石台是全国知名的富硒地,这里自然环境好,山里的富硒水深受市场欢迎。”该公司负责人鲍建英介绍,近年来,位于上海的公司总部看好大健康产业,在国内多地进行调研,最终因石台富硒环境而落户。
珍贵的“硒”资源,不仅吸引外地投资商建厂投资,也助力本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石台茶叶很有名,但产品附加值一直上不去。”石台县西黄山茶业实业有限公司技术顾问韩仁甲说,近年来该公司从茶叶种植环节就加大科技投入,建设水肥一体自动灌溉的智慧茶园,有效提升了“硒茶”品质,年茶叶产值突破2000万元。
除了硒泉、硒茶外,该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全面打造“石台硒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石台硒品展示中心、质检中心、交易中心,开发硒茶、硒米、硒泉、硒餐、硒果等8大类100多个品种,初步形成“富硒”特色生态产业体系,综合产值达到30.65亿元。
守绿换金
旅游是石台兴县之策,该县着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让曾经游客“玩一天就走”的小县城,变成“住一周不够”的度假胜地。
今年夏天,该县各大景区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清凉资源,成为广大游客的避暑首选地。以国家4A级景区牯牛降为例,这里曾因交通条件不足而不被外地游客所知,近几年该县加大投入,不断提升基础设施,不仅修建了便捷的观光步道和观景平台,还增设特色民宿和餐饮服务,现在牯牛降已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景区。
仙寓山的富硒康养旅游同样火热。位于大山村深处的瑞昶·硒源康养中心今年6月正式开业,该中心负责人熊飞坦言,来石台投资前,公司高层曾多次来大山村疗养,发现这里空气新鲜,气候宜人,索性在石台投资兴业。“经过多年发展,石台‘硒养’旅游已相当有知名度,康养中心正好填补了大山村没有高端酒店项目的空白。”熊飞说。
不只是高端康养,大山村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吃上了“旅游饭”。村民王光热早年在外地打工,2017年回到家乡开起民宿,为游客提供富硒美食和住宿,每到暑期一房难求。看着生意蒸蒸日上,王光热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以前做梦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如今的石台,青山连绵、绿水蜿蜒,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红利正在逐步释放,家门口的一抹绿色正成为群众的“幸福不动产”,好生态带来的新业态,也成为推动该县发展的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