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nba_外围体育投注app-【体育娱乐】

图片

图片

索引号: 11341800003280140M/202401-00099 组配分类: 专项规划
发布机构: 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标题: 池州市农田灌溉发展规划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1-04 发布日期: 2024-01-04
废止日期:
池州市农田灌溉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4-01-04 15:38 来源:池州市水利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二〇二

 

   

 

1基本情况

1.1自然条件

1.2社会经济

1.3生态环境

1.4农业生产

1.5水旱灾害

2、灌溉现状与形势分析

2.1灌溉现状

2.2主要成就

2.3存在问题

2.4面临形势

3灌溉面积发展潜力评估

3.1土地利用状况

3.2可发展灌溉土地

3.3节水潜力分析

3.4灌溉可用水量

3.5水土资源平衡

4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4.1指导思想

4.2基本原则

4.3规划范围与水平年

4.4规划分区

4.5规划依据

5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5.1发展目标

5.2规划标准

5.3规划任务

5.4总体布局

6灌溉水源保障方案

6.1灌溉水源配置方案

6.2水源保障方案

6.3水源工程建设内容

7主要建设任务和工程建设内容

7.1大中型灌区改造

7.2新建大型灌区

7.3新建中型灌区

7.4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7.5高标准农田建设

8灌溉管理任务和行业能力建设内容

8.1投入机制创新

8.2建设体制创新

8.3管理体制创新

8.4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8.5智慧灌区建设

8.6科技创新

8.7行业能力建设内容

9投资匡算及资金筹措

9.1投资匡算

9.2资金筹措

9.3实施安排

10实施效果与保障措施

10.1实施效果评价

10.2环境影响评价

10.3资金等要素保障

10.4组织保障


附件

 

为贯彻落实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研究制定增加农田灌溉面积的规划要求,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启动了《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编制工作。202212月,安徽省水利厅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转发了《水利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办农水〔2022304号)文,要求各地加强规划编制沟通衔接,加强信息共享,协同推进规划编制工作。为做好我省农田灌溉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技术大纲》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安徽省水利厅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制定了《安徽省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技术大纲》(以下简称《技术大纲》)。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依据《技术大纲》通过开展大量现状调查评估,参阅相关的规划、资料和研究成果,广泛吸取灌区建设成果和经验,编制完成了本《规划》。本次规划范围为池州市范围,现状水平年为2021年,规划水平年为2035年。同时,提出2025年和2030年灌溉发展实施安排意见。

注:本规划除注明外,统计数据为截至2021年的统计数据;耕地面积为自然资源部门“三调”(2021年)最新统计的成果。


1基本情况

1.1自然条件

1.1.1自然地理

(一)地理位置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接壤。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16°38′至108°05′,北纬29°33′至30°51′。东接铜陵,南邻黄山,北与安庆隔江相望,西望庐山,与江西九江、景德镇、上饶市毗邻。池州市地理位置见图1.1-1

1.1-1  池州市地理位置图

(二)地形地貌

池州东南部以九华山、牯牛降为主体构成南部山区骨架,是皖南山区的组成部分,中部为岗冲相间的丘陵区,西北部沿江地带为洲圩区,地势低平,河湖交错。

池州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地台东北部,根据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的差异,可分别归属于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即东至县南部为江南台隆;贵池区和青阳县以北为下扬子台坳;中部为皖南浙台坳。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形成一系列褶皱与断裂,地层发育齐全,自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池州市内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导致一系列基底断裂发生,频繁的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以构造岩浆岩带为主干的成岩成矿系列。

(三)土壤与植被

池州市土壤共有7大类,即红壤土壤、黄壤土壤、黄棕壤土壤、石质土类、潮土土类、石灰岩土类、水稻土类,14个亚类,43个土属,71个土种。成土母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地带性泥质页岩、干板岩为主体的酸性或偏酸性岩类坡积物、残积物;另一类是非地带性石灰岩类坡积物、残积物。全市耕地土壤pH5.5-8,有机质含量1-2.5%。全市植被属皖南山地丘陵植被区,全市有种子植物75260种,其中乔木树种170种、灌木、草木90种。森林植被资源较丰富,处于常绿阔叶林向落叶阔叶林过渡地带,常绿树和落叶树混生。除了农业植被外,森林和茶园、毛竹等是构成本地区主要植被。

(四)自然资源

旅游资源,拥有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九华山,以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国际重要湿地——升金湖等名山名水,境内各类景区景点300余个。农林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林业,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出口茶叶、茧丝绸、速生丰产林基地。矿产资源,已探明有工业价值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40余种,其中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等“三石”资源总储量160亿吨,储量居全省前列,是全国著名的砂石骨料基地、水泥熟料基地、碳酸钙超细粉基地。

1.1.2水文气象

池州市受华东季风、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境内降雨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2000mm之间,极大值为2716mm(九华山1983),极小值888.7mm(贵池1978)。多年平均径流深500-1000mm东南部高山区森林覆盖率高,径流系数在60%以上,多年平均径流深1000mm以上;沿江区及丘陵径流系数45%。径流的年际变化大干旱年径流深为300~500mm78年大旱径流深平均为400mm。丰水年径流深可达900~1400mm

境内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属暖湿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无霜期230天,最长286天。初霜多出现在11月上中旬,终霜在次年3月。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6.1℃,极端最高气温为40.9°C

1.1.3河湖水系

长江干流流经池州市145千米,长江岸线长189千米。主要河流有龙泉河、尧渡河、清溪河、黄湓河、秋浦河、九华河、大通河7条。除龙泉河流入鄱阳湖外,其余河流均流长江,其中尧渡河、黄湓河河口建闸控制。湖泊有升金湖、太泊湖(太泊湖与江西彭泽县共有)、平天湖、天生湖、西岔湖、马料湖、十八索湖(九华湖)、庆丰湖。

秋浦河主流发源于祁门县大洪岭北(海拔789米),在祁门县境称梅溪河,向东北流至江家口入石台境叫鸿陵河。经车田纳清风岭水向西流至小河口与琏溪河汇合,下流至港口,左纳管溪水,弯曲向西流至广平收历溪水,下流到横渡右纳流溪水至香口左收公信河水(香口以下河段称秋浦河干流)。流至岩下右收贡溪河水,折向西流至杨坑品左纳梅溪水,下流至屏风坑岭左纳塔坑水,右吸重坑和沟汀水,层曲下流在桥弯出石台县境,进贵池区梅村,经殷汇达池口入长江。该河在县境内长46km,控制面积881.5 km2,上游部份岩石裸露,下游河床多卵石,上游河床宽3040米,下游河宽80110米,沿河建有多处拦河坝(堰),现不能通民船和放筏。水生动植物较少,全流域内50km2主要支流有10条。

黄湓河发源于丁香镇新岭(海拔1003米)向北流左纳里西坑水,又向东北流收坂上水,再北流左纳湖西坑水,经柏山合西岩水达丁香收张田水,左纳龙山小南水,经象石下流至红石潭,收石岭、大冲水,西流经生田畈、莘田坂收九步、来田、朱冲诸水入东庄出本县境经张溪镇,过黄湓闸入长江。该河县境长24.7km,流域总面积245.5 km2。上游河床多峡谷,下游河床两岸地势平缓开阔,河床淤积严重,洪水含沙量大。干河道长28.7km,比降1/201/250,自流引水方便,是全市粮油主产区。

九华河九华河地跨九华山风景区、青阳县和贵池区,流域总面积532.8km2,其中山区面积348.8km2,占65.4%,丘陵区100.6km2,占18.9%,圩畈区76.5km2,占14.4%,水面6.9km2,占1.3%。九华河发源于九华山1129m的分水岭,干流总长58.0km,贵池区梅龙镇注入长江。九华河干流贵池境内长29.4km,贵池境内流域面积338.0km2。贵池区干流沿线50km2以上一级支流3条,其中左岸有童溪河、马衙河。

清溪河上游有两支流,正源发源于黟县方家岭山北侧(海拔957米),在黟县境内叫美溪河,流经美溪口,过三甲村在犁壁拱入池州市境,另一条源于祁门县湘源山北侧(海拔1096米),流经黟县柯村乡到洪家榨下桐坑口上入池州市境。两河同向北流。在石台县张家汇合,入大河口右收章溪水向北流,到小溪左纳查上河、毛坦河汇流之水,折向东流经仰家坞进入黄山区的清溪乡,到夏村与王村河同注太平湖。

龙泉河,在县南部,是鄱阳湖水系鄱阳县境内的西河上源,发源于县境内九江岭(海拔524.5米),北与尧渡河接壤。自源由北向南,经老屋里,至分流下河口,改由东往西,经木塔口,右汇入祝山河,达曹家坝左纳畬狮河,至祝家坂左合荣胜河,至利安右荣复河汇入,至尚忠左纳茶溪河,至月形山右合元林河,达世六屋左梓桐河入,至枫林口左汇西湾河至老虎洞,右合另源自江墅岭梓树尖(海拔645),自横岭、董村、胡家冲、西阳桥、经宋阳桥达至的石城河,转由北向南,至永丰镇右纳入官营河,到余家屋左合狮源河,经后刘峡左纳大板河,至龙泉桥出县境,入鄱阳湖县石门街,循西河,注入鄱阳湖,由湖口达江。

主河自九江岭至龙泉桥全长67.7公里,干流自老虎洞至龙泉桥长22.5公里。流域面积994.21平方公里(含铁炉河、青山河)。流域地势,北部为山脉,高程一般在300500米;南部为丘岗,由北向南逐渐开阔。主河河道天然落差364米,平均坡降为2.69‰,河床宽一般在20.580米,干流安全泄量为500m3/s,河床基本为砂、卵石质组成。境内流域大小支流219条,总河长751.9公里,其中集水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31条、总长400公里。

尧渡河主河源在县南部祁门山脉西麓的良禾岭,由东南向西北,自横龙庵,经紫石塔、元口、马坑、桃源,过韩田畈,至双河口,左纳源于桃墅岭的菜坑河水,经马坡金,铁佛寺,左与源于兆吉岭东侧南坑的秧田板河及历山、小梅铺等河汇合,至步头湾右纳入源于桃树坞的双元河水,过韩坑口,至廖家墩,右白果树河、左西村河汇入,至黄泥岗左纳冲家山河水,至汪家左梅山河水纳入,延尧渡镇西达赤头,右梅城河注入,过石印洞,至老虎冲,右合洪港河水,经欧窑、顺风嘴,过东流新闸,汇入长江。

尧渡河中上游位于东至县东部和中部,区内地形东高西低。东部与贵池区、石台县交界处,为九华山余脉延伸,与石台、祁门、江西浮梁三县交界处为最高区,崇山逶迤,透返连绵,属中山(低中山)地貌。

尧渡河自源至河口,主河全长75.7公里(原为84.2公里),流域长55.5公里,流域面积756.4平方公里,河源和河口(东流新闸)河底高程分别为847.5米、8.5米,河道天然落差为839米,河道平均比降为1.51‰。全流域河长在10公里以上的支流8条、总长108.55公里,河长在10公里以下支流93条、总长365.7公里。其中集水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14条,河道总长140.4公里。

大通河流域地跨池州、铜陵、芜湖、宣城四市,总流域 面积 1240km2,池州段干流及支流青通河、七星河总长110.2km,有防洪任务长度90km,已治理长度87.0km,流域内有青阳县城及童埠圩、大同圩等重点圩口。受长江水位顶托影响,汛期洪水下泄不畅,青阳县城尚未完全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童埠新区的建立,也对防洪提出了更高要求。

流域内上游通过规划扩建广德口水库, 与已建牛桥水库、东山水库等对上游洪水进行联合调蓄。中游利用芙蓉湖、青阳县城南长陇河湿地、青阳县城北青通河河滩深度净化湿地、童埠圩生态湿地、童埠湖等进行滞洪。下游青通河与庆丰圩、双丰圩、十八索进行连通,形成调蓄空间。通过堤防加固、护岸工程、清淤疏浚等河道治理措施, 提升青阳县、童埠圩、木镇、丁桥镇、乔木乡等河段防洪标准。

池州市河流水系图见图1.1-2


1.1-2  池州市河流水系图

1.2社会经济

池州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州置府,迄今1400年。2000年撤地建市,下辖贵池区和东至、石台、青阳3县以及九华山风景区,设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国家级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8399平方公里,2022年末户籍人口160.1万人(常住人口132.8万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池州市行政区划见图1.2-1

1.2-1  池州市行政区划图

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奋力开创池州现代化建设新局面。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增速居全省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增速居全省第3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7%,增速居全省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2%、居全省第2位;进出口增长20.4%,增速居全省第2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9%7.5%,增速居全省第12位。

1.3生态环境

池州有着独特的“山水土气”,人均湿地面积、水资源、森林面积分别是全省的3倍、4倍、5倍,2022年空气质量中PM2.5年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为52.3微克/立方米,是全国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健康养生首选地。主城区依山傍水,城中有40.5平方公里的齐山—平天湖国家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的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2%,人均绿地面积19平方米,人居环境在全省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分析评价中位居前列。

1.4农业生产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964.4万亩,比上年增加30.1万亩;粮食产量4087.6万吨,比上年增产1.7%。其中,夏粮1699.9万吨,增产1.7%;早稻99.2万吨,增产8.8%;秋粮2288.5万吨,增产1.4%。油料产量167.1万吨,增产2.9%。棉花产量2.9万吨,下降28.7%。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2万亩。其中:小麦面积0.2万亩,同比下降30.0%;稻谷面积2.3万亩,同比增长6.7%;油菜籽面积3.6万亩,同比增长45.1%。年末全省生猪存栏1582.5万头,比上年增长11.5%;全年生猪出栏2797.8万头,增长30.1%。猪牛羊禽肉产量455.2万吨,增长15.2%。禽蛋产量177.1万吨,下降3.9%。牛奶产量47.6万吨,增长26.3%。水产品产量236.5万吨,增长1.8%。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692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8%。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2.1%。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51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5.3万亩。

1.5水旱灾害

1.5.1干旱灾害基本情况

(一)贵池区

贵池区自2019812日以来,持续少雨天气,平均雨量为48毫米,较同期降雨较常年同时少8成,连续无有效降雨日已超70天,排历史同期最长第1,遭遇50年一遇特大干旱,给全区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带来不同程度影响。据初步统计,全区23.7万群众受灾,4.6万群众饮水安全受到影响,6036名群众饮水困难,33.3万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绝收3.6万亩,因旱情影响,今年全区油菜小麦等午季作物种植面积较常年减半,全区直接经济损失大3.14亿元。70余座小型水库及大部分山塘干涸,秋浦河、白洋河沿线30余条支流断流。

(二)青阳县

2019全县年降水量1358.1毫米,比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591.5毫米偏少1成左右。其中,入汛后降水量较多年平均偏少2.2成。受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影响,出梅后全县干旱迅速发展,特别是812日台风利奇马影响结束后,全县未出现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降水量仅为21.7毫米,较常年同期平均降水量(174.1毫米)偏少8.7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少。9月份全县平均降水量仅为19.9毫米,较常年平均降水量(103.4毫米)偏少8.1成。

受天气条件和人工增雨作业共同影响,1124-27日,全县出现两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全县平均降水量46毫米,最大朱备65.9毫米,最小丁桥30.6毫米。降水过后,全县干旱天气得到明显缓解。

2019年,全县最长持续干旱期(日降雨小于1.0毫米连续日数)为33天,较常年平均(32.8天)略偏多。总体来看,2019年干旱持续时间长、强度强,但不及1978年,重于2001年。

2022年入汛后(51日至930日)全县降水量为413.8毫米,较历年同期平均975.9毫米偏少58%2022年梅雨量128.3 mm619日至710日)较常年平均(374.7毫米)偏少65%;梅雨强度等级为偏弱;根据气象部门监测,81-920日,青阳累计降水量44.1毫米,较常年同期(261.0毫米)偏少83%,为历史同期最少。据安徽省气候中心921日上午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全县大部分地区的气象干旱等级为重旱,中西部部分地区为特旱。

受天气条件和人工增雨作业共同影响,104-9日,全县出现一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全县平均降水量45毫米,12站累计降水量超过50毫米,最大累计降水量站点79.6毫米。降水过后,全县干旱天气得到明显缓解。

2022年,全县最长持续干旱期(日降雨小于1.0毫米连续日数)为33天,较常年平均(32.8天)略偏多。总体来看,2022年干旱持续时间长、强度强,为近60年最严重的夏秋连旱。

(三)东至县

1958年降雨量严重偏少,雁塔站6月至8月三个月降雨只有181.7毫米,同期蒸发量是降雨量34倍。溪河断流,东流有4972处塘、坝、堰干涸。农田受旱36.67万亩,成灾16.24万亩。

1961年春雨少,塘库蓄水浅,缺水插田。6月中旬至724日,45天中大部分地区又滴雨未下,东流7月降雨仅17.2毫米。同期晴热高温,日蒸发量高达14.5毫米,塘枯坝竭,农田受旱成灾14.49万亩。

1978年东流全年总降水量只有677.3毫米;早情从6月下旬露头,直到10月底。伏秋早持时长、范围广,龙泉河7月中旬断流,农田成灾17.13万亩。

1988年江湖水位比常年低,安庆站53日水位只有7.87米、71日为13.6米,729日又降至10.66米,比大旱的1934年、1978年同期水位低,是有记录以来同期水位最低的一年。春旱连伏旱,109座水库、2339口塘蓄水枯竭,农田成灾16.87万亩。

1994年降雨严重偏少,库塘蓄水不足,大板水库630日蓄水仅430 万立方米,为兴利库容的40%78两月晴热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农田成灾14.6万亩。

20006-8月降雨量偏少,旱情急剧发展,实施人工增雨 20次,开闸引江河水、机泵提水、拦河筑坝蓄水。农田成灾5.1万亩。

20137-8月东至县发生涝旱急转,全县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降雨量严重偏少,较常年偏少6成,农作物受旱面积达23万亩。

2019715日以来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气象干旱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导致土壤失墒快,旱情迅速发展,为近 40年最严重的伏秋旱。持续干旱造成各地农田失墒、多地水塘干涸、水库库容低于死水位,给农业和居民用水带来不利影响。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达38.4万亩

(四)石台县

20228月,石台县持续旱灾,主要经济损失为农作物损毁,干旱受灾人口1120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654.3亩,成灾面积221.2亩,直接经济损失380.8万元。

1.5.2洪涝灾害基本情况

(一)贵池区

20207月以来,贵池区发生长时间、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梅雨时长、降雨强度和雨量均超历史极值,贵池区境内唐田镇、江口街道、涓桥镇、梅村镇、梅龙街道、殷汇镇、乌沙镇、梅街镇、马衙街道、棠溪镇、牌楼镇、墩上街道等发生多处险情:冲毁、破坏防洪沟、堤防约3km

(二)青阳县

12020年洪涝灾情

入梅以来,全县平均降水量1029.8毫米,较历史平均值(374.7毫米)偏多1.2倍。先后经历6.26.56.96.156.187.27.47.157.197.26十轮强降水天气过程,11个乡镇降水量均超过800毫米,最大降水量达1380.3毫米(朱备镇)。

受强降雨及江水顶托影响,致使全县河流、水库水位快速起涨,迅猛攀升。全县62座水库中52座水库溢洪。其中全县中型水库牛桥水库764时开始溢洪,在12日下午16时达135.86米,溢洪水深0.86米。

童埠圩外河水位自75日至819日,超13.5(警戒水位) 46天, 7161时达最高水位16.12米(仅次于1998年历史最高水位16.14米),是继98年来水位最高。

全县沿青通河、七星河沿岸的大小21座圩口均告急,险情不断。童埠圩圩堤险情,全县唯一的万亩圩口-童埠圩水位全线超警戒水位;木镇长山圩出现漫坝险情。其他圩口如菖蒲圩、合心圩、洛平圩、南河圩、姚圩、分桥圩等水位逼近堤顶。累计投入排涝机组820台套,总开机功率达256万千瓦时,排水6600余万立方米。

陵阳红旗水库溢洪道出现塌方险情,县局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到现场采取紧急措施除险保安全;其他水毁水利设施350余处。

全县11个乡镇103个村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47989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993.33公顷、绝收面积1953.33公顷,倒塌房屋39间、严重损坏房屋38间、一般损坏房屋98间,直接经济损失近3.2亿元。水利工程水毁损失8600万元。

(三)东至县

1954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安庆站81日达到18.74米,是有文字记录以来的最高洪水。警戒水位以上持续115天。东流县12个大圩、72个小圩全部溃破,2196处塘、堰、坝被冲毁,倒房29807间,死亡19人。至德县城上自黄泥、下至历山,一片汪洋,尧渡街行船数月。两县有19915户、96281人受灾,农田淹没20.05万亩。

1983年 梅雨期从615日至75日,22天降雨699毫米。江水位7 13日达到17.95米,仅次于1954年洪水位。升金湖715日达17.03米、太泊湖7617.15米,均超过历史最高洪水位。全县溃破堤防65处、泵站、渠道、涵闸、渡槽水毁171处,倒塌房屋26763间,39.3万人受灾,成灾农田26.69万亩。

1995525日凌晨,黄盆、尧渡河流域突降特大暴雨,至6时,各地暴雨量都在200毫米以上,东流达344.2毫米、尧渡为234.7毫米。梅城河位于县第一中学河坝溃破,县城进水;东湖圩、六联圩、塔石圩溃口。

1996617日至716日,30天的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山塘、水库暴满,东风水库630日溢洪深达4米,黄盆河雁塔站630日洪峰流量达每秒2670立方米,为历年最大值。东湖圩等沿河多座圩口漫破,农田淹没,损失较为严重。

1998年境内长江是1954年后又发生的一次特大洪水,东流站水位82日超1954年最高洪水位0.14米,达20.03米;安庆站82日水位达18.50 米,仅次于1954年最高水位0.24米。太泊湖水位超过历史上最高水位0.35 米,达17.51米;升金湖水位在812日也涨至16.48米。进入5月暴雨不断,先后遭遇“6.26”、“7.22”、“7.263次强暴雨,626日大板降雨达290.7 毫米、溢洪深达2.3米。全县溃破圩口31处,倒房4780间,8个乡镇政府所在地一度被淹,20个乡镇道路、通讯、供电同时中断,农田成灾16.55万亩,损失粮食4.47万吨。

1999年总降水量是有纪录来最多的一年,尧渡达2306.3毫米。6月中、下旬连续4次暴雨,河湖、库塘暴满。同期,长江水位直线上升,沿江沿湖涵闸关闭早,江水、内水、涝水"三碰头"。境内71日全线超警戒水位,安庆站722日达到18.05米;升金湖水位,730日涨至17.50米,成为历史上最高水位。206国道查桥张岗路段水淹车不能通行;张溪镇东湖、六联、塔石等多处圩口溃破,成灾农田26.7万亩,减收粮食8.8万吨。

20076月下旬至7月中旬全县连续遭受强降雨袭击,尤其是"7·10"特大暴雨历时短、强度大、降雨集中,受强降雨影响,黄盆河流域张溪、葛公、洋湖等乡镇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水利工程水毁严重,其中河堤决口18处,冲毁长度24公里,损坏大小桥涵120座,冲毁灌溉渠道10.5公里,冲毁小型机电泵站16处,冲毁小型塘坝16处,10余座水库发生不同程度险情。全县受灾人口达2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650公顷,有1050公顷农作物绝收,损坏房屋84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50万元。

2010年汛期降雨集中,强度大,覆盖范围广、频次高。安庆站以上东至段江水位两次超警戒水位,历时35天。主要暴雨洪水过程集中在78日开始的一周内,全县范围内普降特大暴雨,最大七日降雨达582毫米,最大一日降雨达235毫米。全县15个乡镇普遍受灾,受灾人口34.5万人。

2015723日至25日,我县各地普降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县域尧渡河、黄盆河、龙泉河等主要河流全部超警戒水位,2414时尧渡河洪峰水位20.59米,泥溪虎岭水库最高水位达75.89米,与设计水位差9厘米,木塔南安水库出现重大险情。花园乡政府所在地水淹深度达1.5米。全县受灾人口达31.8万人,紧急转移受灾群众3.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6.48亿元。

2016年东至县遭受特大暴雨,长江流域、内河、内湖全部超警戒水位,黄盆河雁塔站超历史最高水位,雁塔站洪峰流量达到60年一遇。县城进水,东湖圩漫破,数个小圩口尽溃,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4.9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11.88 亿元。

2020年东至县"全线超警戒、局部超历史,全域高水位、持续时间长"的特大汛情,长江、内河、湖泊全线超警戒水位;尧渡河、龙泉河发生超保证、超历史最高水位大洪水。沿江穿堤建筑物广丰圩杨墩闸前池冒浑水、有庆圩胜利闸涵箱裂缝:沿江沿河湖重要堤防尧渡护城圩、广阜圩江堤、七里湖圩河堤、有庆圩河堤、东湖圩、六联圩、泽潭湖圩发生140多处管涌、渗漏险情;官港黄家山水库堤脚发生滑坡险情。全县受灾人口28万人,损坏房屋365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5.2万亩,直接经济损失4.94亿元。

(四)石台县

20216月,石台县发生洪涝灾害,主要经济损失为基础设施损毁,全县受灾最严重的为仙寓镇。62708时起,石台县普降暴雨,局地大暴雨,至288时,16个站点超过100毫米,最大降水量168.3毫米(大山村),最大小时雨强59.3毫米(大山村2712-13时),县城降水量110.9毫米,造成七都镇、仙寓镇、横渡镇、大演乡、小河镇发生洪涝灾害,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此次洪涝灾害给我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36.9万元,其中农田水利、交通基础设施经济损失704.3万元、农作物经济损失132万元、公共服务损失0.6万元。

 

2、灌溉现状与形势分析

2.1灌溉现状

2.1.1区域灌溉情况

1)现状情况

根据最新国土调查成果、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等资料,全市耕地面积184.30万亩,耕地灌溉面积152.29万亩,耕地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82.63%,耕地灌溉面积占灌溉面积95.80%。耕地灌溉面积中水田灌溉面积为138.66万亩,水浇地灌溉面积为13.63万亩。耕地实灌面积141.89万亩,占耕地灌溉面积93.17%

2)高标准农田

2021年末,池州市实际建成面积122.85万亩(不含项目区重叠面积)。

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项目区田、水、林、路、电等得到综合治理,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耕地抗拒自然灾害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产量实现连续增长,为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奠定了良好基础。

2.1-1  池州市2021年灌溉基本情况

单位:万亩(面积)

乡镇

耕地面积

灌溉面积

高标准农田面积

耕地实灌

面积

合计

其中:耕地灌溉面积

合计

其中:灌溉面积

小计

水田

水浇地

合计

184.30

158.97

152.29

138.66

13.63

122.85

122.85

141.89

贵池区

68.06

60.05

53.37

53.23

0.14

40.33

40.33

53.37

东至县

77.81

65.44

65.44

52.12

13.32

55.46

55.46

59.72

石台县

6.28

5.17

5.17

5.12

0.05

3.80

3.80

5.12

青阳县

32.15

28.31

28.31

28.19

0.12

23.25

23.25

23.68


 

3)耕地后备资源

耕地后备资源是实施土地整治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占补平衡的重要保障。全面查清耕地后备资源类型、数量、质量及分布情况,分析耕地后备资源利用潜力,提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建议和措施,对合理组织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确保耕地红线不突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等量等质,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贵池区县域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为制度各级土地利用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耕地后备资源是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和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调查贵池区可开发复垦用地耕地后备资源类型、数量、质量及分布情况,并作出科学评价。

池州市全市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为3.17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0.26%

4)节水灌溉

池州市耕地几乎全部为水田,且全市灌溉设施建设年代早,部分设施老化,亟需加强节水灌溉的技术改造与整修配套,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提高用水效率,才能促进池州市农业发展。但目前,节水灌溉总体推行较为缓慢。

截止至2021年年底,池州市节水灌溉总面积达到15.62万亩,占耕地灌溉面积10.26%,占耕地实灌面积的11.01%

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指在某次或某一时间内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净水量与水源渠首处总灌溉引水量的比值,与灌区自然条件、工程状况、用水管理、灌水技术等因素有关,是评价灌溉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跟踪分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化情况,对于促进节水灌溉健康发展、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池州市通过农业、国土、财政、水利等多部门共同投入,完成了提水泵站更新改造,渠道清淤衬砌,水闸除险加固等项目,使得池州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不断提升,在2021年达到0.55

6)灌溉用水量

通过收集近年水资源公报和灌区取水统计数据等相关成果,2021年度池州市用水总量为100832m3,其中灌溉用水量为42110m3,占全市用水总量的41.76%

7)粮食产量

2021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964.4万亩,比上年增加30.1万亩;粮食产量4087.6万吨,比上年增产1.7%。其中,夏粮1699.9万吨,增产1.7%;早稻99.2万吨,增产8.8%;秋粮2288.5万吨,增产1.4%。油料产量167.1万吨,增产2.9%。棉花产量2.9万吨,下降28.7%

8)水资源配置布局

水资源配置以“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为基础,结合“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需水预测”、“供水预测”等有关部分,以水资源供需分析为基础手段,以水资源配置优化模型为计算手段,在现状供需分析和对各种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可能措施进行组合及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可行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比选,提出推荐方案,以此作为制定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的基础。

池州市水资源可利用量为水资源配置的基础,通过节水、技术改造和合理确定发展指标等措施确定用水需求,进行水资源配置。根据池州市及各配置区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及水量需求,对水源工程进行合理布局。县城及集镇生活供水以蓄水量较大水质有保障的重点小型水库为主;工业供水就近选择水量可靠的河湖,农业以当地拦蓄工程供水为主。

2.1.2灌区情况

根据《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施方案(20212022年)》《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成果,结合大中型灌区名录,以灌区为基本单元,系统分析整理得知,池州市中型灌区23处,总设计灌溉面积65.37万亩。中型灌区范围内高标准农田灌溉面积44.16万亩,灌溉设计保证率50%~8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495~0.68,灌溉用水量15537.28m3,灌排骨干工程情况、节水灌溉面积、排涝面积、管理服务情况、灌溉面积上的粮食产量等见表2.1-2


2.1-2  池州市中型灌区基本情况

单位:万亩(面积),万m3(水量),元/m3(水价),万元(费用),万t(产量)

灌区

设计

灌溉

面积

灌溉面积

耕地实灌面积

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排骨干工程

合计

其中:耕地灌溉面积

高标准农田

渠道衬砌率

骨干工程配套率

骨干工程完好率

小计

水田

水浇地

合计

65.37

59.12

58.43

49.99

8.44

44.16

51.06

 

 

 

 

万成灌区

1.5

1.11

1.11

1.11

0

1.33

1.33

0.85

0.25

1.00

0.26

八一水库灌区

1.47

1.11

1.1

1.1

0

0.71

1.1

0.85

0.10

1.00

0.40

秋江圩沿江灌区

3.67

3.66

3.39

3.37

0.02

4.08

3.39

0.85

0.04

0.80

0.46

双湖双岭灌区

1.32

1.32

1.32

1.32

0

1.03

1.32

0.85

0.05

0.55

0.50

新河坝排灌站灌区

2.8

1.86

1.86

1.84

0.02

1.52

1.86

0.85

0.00

0.56

0.41

大同圩灌区

4.47

3.77

3.68

3.67

0.01

0

3.77

0.85

0.16

0.62

0.45

烟墩站灌区

1.1

0.48

0.48

0.48

0

0.88

0.48

0.85

0.01

0.67

0.45

普丰圩灌区

1.1

0.95

0.95

0.95

0

0.69

0.95

0.85

0.21

0.51

0.29

四岭马衙水库灌区

1

0.93

0.92

0.92

0

0.93

0.92

0.85

0.09

0.56

0.37

秋江圩东埂灌区

5.47

5.45

5.14

5.1

0.04

6.07

5.14

0.85

0.22

0.62

0.41

新胜圩灌区

1.1

0.99

0.99

0.8

0.19

0

0.99

0.85

0.79

0.81

0.73

广阜圩灌区

1.63

1.56

1.56

0.86

0.7

1

1.53

0.85

0.59

0.73

0.61

胜利站灌区

1.72

0.86

0.86

0.8

0.06

0

0.8

0.85

0.39

0.66

0.45

大板灌区

5.82

5.82

5.82

5.82

0

4

3.49

0.85

0.35

0.52

0.30

大渡口灌区

8.62

8.25

8.25

1.84

6.41

7.01

7.07

0.85

0.35

0.66

0.31

候店灌区

1.25

1.03

1.03

0.96

0.07

1

0.9

0.85

0.60

0.85

0.55

东湖圩灌区

1.08

1.06

1.06

0.79

0.27

0

0.95

0.85

0.80

0.77

0.69

白茆灌区

5.26

5.26

5.26

4.61

0.65

4

3.62

0.85

0.51

0.70

0.45

东红愚灌区

5.2

5.2

5.2

5.2

0

4

3.5

0.85

0.79

0.75

0.74

七里湖灌区

3.99

3.99

3.99

3.99

0

2

3.49

0.85

0.17

0.83

0.19

东山水库灌区

3

2.2

2.2

2.2

0

1.8

2.2

0.85

0.50

0.68

0.46

童埠圩灌区

1.4

1.2

1.2

1.2

0

1.06

1.2

0.85

0.50

0.83

0.49

广德口灌区

1.4

1.06

1.06

1.06

0

1.05

1.06

0.85

0.22

0.79

0.73


续附表2.1-2   池州市大中型灌区2021年基本情况

单位:万亩(面积),万m3(水量),元/m3(水价),万元(费用),万t(产量)

节水灌溉面积

排涝面积?

管理服务

灌面上粮食产量?

备注

合计

其中:

高效节水灌溉?

合计

其中:

达标

面积

灌溉用水计量设施覆盖率?

是否已设置灌区管理机构

灌溉水价?

水费

两费?

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

斗口及以上水量计量设施覆盖率

井口水量计量设施覆盖率

运行维护成本

执行水价

应收

实收

核定值

实际值

14.02

0.09

 

 

 

 

28.14

 

0.22

0

1.95

1.3

0

0

/

/

/

/

/

/

0.52

 

0.22

0.01

3.5

2.4

0

0

/

/

/

/

/

/

0.51

 

0.73

0

5.3

3.2

0

0

/

/

/

/

/

/

1.58

 

0.26

0

3.5

3

0

0

/

/

/

/

/

/

0.40

 

0.37

0.02

6.1

1.8

0

0

/

/

/

/

/

/

0.87

 

0.75

0

12.8

6.2

0

0

/

/

/

/

/

/

1.59

 

0.10

0

1.6

1.3

0

0

/

/

/

/

/

/

0.22

 

0.19

0

1.5

0.2

0

0

/

/

/

/

/

/

0.40

 

0.19

0

10.42

7.4

0

0

/

/

/

/

/

/

0.31

 

1.09

0.06

11.6

6.1

0

0

/

/

/

/

/

/

2.38

 

0.16

0.00

1.10

0.99

0

0

0.00

0.00

0.00

0.00

30.00

30.00

0.50

 

0.25

0.00

1.63

1.47

0

0

0.00

0.00

0.00

0.00

25.00

25.00

0.80

 

0.14

0.00

0.00

0.00

0

0

0.00

0.00

0.00

0.00

25.00

25.00

0.50

 

0.93

0.00

0.00

0.00

0

0

0.10

0.00

0.00

0.00

25.00

25.00

3.10

 

1.31

0.00

8.62

7.76

0

0

0.14

0.00

0.00

0.00

40.00

40.00

4.20

 

0.16

0.00

0.00

0.00

0

0

0.00

0.00

0.00

0.00

25.00

25.00

0.60

 

0.17

0.00

1.08

0.97

0

0

0.00

0.00

0.00

0.00

25.00

25.00

0.55

 

0.84

0.00

5.26

4.73

0

0

0.11

0.00

0.00

0.00

35.00

35.00

2.80

 

0.83

0.00

5.20

4.68

0

0

0.11

0.00

0.00

0.00

35.00

35.00

2.70

 

0.64

0.00

0.00

0.00

0

0

0.00

0.00

0.00

0.00

35.00

35.00

2.10

 

2.2

0

2.2

2

0

0

0.02

0.04

24

/

12

12

1.52

 

1.2

0

1.4

1.2

0

0

0.02

0.04

20.72

/

12

12

 

1.06

0

1.2

1.06

0

0

0.02

0.04

9.06

/

12

12

 


2.2主要成就

进入新世纪以来,池州市水利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重要河流的综合治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八小水利”等陆续实施,各类水利设施得到了得到进一步夯实。池州市现建有大中型灌区23座,设计灌溉面积65.37万亩。水库426座,其中,中型水库有大板、牛桥、东山3座,总库容6093m3,兴利库容3961m3;小(1)型水库48座、小(2)型水库375座,总库容21765.35m3500kW以上水电站27座,过闸流量5m3/s以上水闸共120座,装机50kW以上泵站共237座,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灌溉水源条件进一步改善,近10年共更新改造小型泵站2.1kW,加固新建小型水闸182座,改造灌溉面积33.1万亩,完成扩挖塘坝1.83万处,完成整治河沟2720条,完成改造灌区末级渠系97.3万亩。抗旱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效应对了2019年特大干旱,为全市粮食丰产增收和生活生产提供了重要水源保障。

池州市通过江堤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新建水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措施,基本形成河道行洪、堤防束洪、湖库调蓄、水闸拦挡、泵站 排涝等多措并举的防洪排涝体系。其中,长江池州段岸线长189km ,沿江修建江堤约100km,与江堤成圈的圩口12个,保护面积772km2。流域面积200km2以上的7条主要河流,已治理达标长度325km;排涝设施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形成较为合理的排涝格局,共设泵站237座,装机流量合计777m3/s

通过近年来水利投资建设,池州市水利工程初步形成了蓄、引、提相结合的灌溉体系和以河湖堤防、排水沟为主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这些水利设施对保障全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市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3存在问题

农业灌溉水源工程不完善,区域内部分塘坝淤积严重,蓄水能力弱;灌区内调蓄水结构不合理,控制体系不完善,蓄水能力低下,雨洪资源不能拦蓄利用。受耕作制度和灌溉制度的影响加之群众节水意识不强,灌溉方式粗放,水资源浪费严重,有效利用率较低。

现有部分排灌站及配套设施陈旧,效率低、能耗高,提水能力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大大降低应对旱灾害能力,不能满足农田灌、排水的需求。同时部分水利工程的保证率不高,越到干旱时候越不能用,这也是加重旱灾的原因之一。

农田沟渠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受村镇建设影响,很多沟渠被人为破坏,造成乡镇水系连通不畅;灌溉渠系配套设施不齐全,灌溉时无法及时输水,排涝时不能及时排水;此外,现有部分大、小沟淤积严重,蓄水能力不足,造成大面积抗旱死角。采煤引起的塌陷,打乱了原有灌排体系,导致沉陷区周边农田灌排能力弱,水旱灾害严重。

随着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生活需求的增加,耕地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作物品种的调整和产量的提高,使农业用水量大幅度增加,水资源供求矛盾更趋紧张。另外,土壤结构恶化,蓄水保障能力日趋衰退也加重了旱情。

2.4面临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新时代牢牢端稳“中国饭碗”、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指明了战略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将稻谷、小麦作为必保品种,稳定玉米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加快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立法进程。

安徽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把抓牢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头等大事,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定不移扛责任、强监管、稳产量、提品质、增效益,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安徽贡献。

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加剧、居民膳食结构持续改善,农作物品种的调整和产量要求的提高,使农业用水量大幅度增加,水资源供求矛盾更趋紧张,农田灌溉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和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四水四定”等重要论述,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农田灌溉发展应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来提高灌区生态环境,提高耕作效率,增加粮食产量,完善生态系统,实现科技兴农。要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提高粮食产量,又要节约人力,物力资源,使保护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反复强调解决靠天吃饭问题,根本的一条是大兴农田水利,明确要求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把农田水利搞上去。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下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效节水灌溉发展、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等的要求。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绿色生产方式,补齐技术短板,水资源集约节约管理,要求农业农田灌溉应用新技术和理念完成农业灌溉,实现农业灌溉水资源节约。

《水利部关于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的指导意见》及《“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规划》要求加强现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改造、积极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等织密区域水网之“目”,聚焦水利基础设施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推进传统水利工程向新型水利基础设施转型,加快已建水利工程智能化改造,推进数字孪生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水网工程智能化,全面提高水网智慧化调度、控制与安全保障水平。农业正在向规模化现代农业方向发展,规模化和现代化农业对灌溉供水保证率和服务水平会提出更高要求。

 

3灌溉面积发展潜力评估

3.1土地利用状况

根据池州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成果(三调),池州市土地总面积为1259.85万亩,农用地1063.15万亩,占比84.39%。建设用地52.27万亩,占比4.15%,未利用土地68.20万亩,占比5.41%。其中农用地中,耕地面积184.30万亩;水田面积138.66万亩,占耕地的75.24%;水浇地13.63万亩,占耕地的7.39%;旱地面积32.01万亩,占耕地的17.37%

3.2可发展灌溉土地

3.2.1预测可增加灌溉面积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建设用地的增加,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人口与土地逆向发展的形势比较严峻,这对耕地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池州市可开发为耕地的资源有限,实现耕地总量平衡和占补平衡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通过对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灌溉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保有量目标。充分合理的开发耕地资源才能既保护了耕地资源,又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旱地

根据国土三调数据,池州市旱地总面积为32.01万亩,灌溉面积的提升主要以主要以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的连片旱地为主对水田附近的连片旱地采用工程措施,通过新建农田水利设施,推进旱改水等项目提升灌溉面积。符合该情况旱地面积总计31.20万亩。

经以上综合分析,池州市现状具备改造提升条件的旱地面积较为丰富,预计改造完成后可提升31.20万亩灌溉面积。

(二)耕地后备资源及其他

池州市耕地后备资源总计3.17万亩,主要为采矿用地、裸地以及内陆滩涂,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等其他因素新增的耕地灌溉面积总计0.03万亩。

3.3节水潜力分析

节水潜力计算主要通过一般需水情况下以及强化节水情况下通过用水定额计算出各乡镇不同规划水平年的工业、农业生活的用水总量,然后根据对应规划水平年用水总量的差值计算出各自节水潜力值。

3.3.1农业节水潜力

池州市现状水平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1.89万亩,实灌亩均用水量284.8m3;采取节水措施后,近期规划水平年和远期规划水平年池州市农田毛灌溉亩均用水量分别为265.2m3240.3m3,由此计算与近期规划水平年和远期规划水平年农田灌溉用水效率相比,池州市现状水平年农田灌溉节水潜力分别为2897m36578m3。池州市农田灌溉节水潜力预测成果详见表3.3-1

3.3-1  池州市农田灌溉节水潜力预测成果表

行政区

现状年

规划年毛灌溉亩均用水量(m3

节水潜力(万m3

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毛灌溉亩均用水量(m3

2025

2035

2025

2035

池州市

141.89

284.8

265.2

240.3

2897

6578

 

3.3.2城镇生活节水潜力

城镇生活节水潜力包括供水管网节水潜力和节水器具节水潜力之和,但由于现状年池州市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较高,故池州市城镇生活节水潜力仅预测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下降带来的节水潜力。因此,与近期规划水平年、远期规划水平年用水水平相比,池州市城镇生活节水潜力分别为251m3331m3。池州市城镇生活节水潜力预测成果详见表3.3-2

3.3-2  池州市城镇生活节水潜力预测成果表

行政区

现状年

规划年管网漏损率

规划年节水器具普及率

管网和器具节水潜力(万m3

用水量(m3)

管网漏损率

节水器具普及率

2025

2035

2025

2035

2025

2035

池州市

7607

12

100%

9%

8%

100%

100%

251

331


3.3.3工业节水潜力

池州市2021年工业增加值为384.61亿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9.3m3,预测近期规划水平年2025年的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23.7m3,远期规划水平年2035年的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16.5m3,由此计算得到与近期规划水平年、远期规划水平年用水水平相比,池州市现状年工业节水潜力分别为2154??m34923m3

池州市工业节水潜力预测成果详见表3.3-3

3.3-3  池州市工业节水潜力预测成果表

行政区

现状年

规划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3

节水潜力(万m3

工业增加值(亿元)

用水定额(m3/万元)

2025

2035

2025

2035

池州市

384.61

29.3

23.7

15.8

2154

4923

 

3.3.3节水潜力汇总

综上所述,通过强化工业、农业和生活节水措施后,与近期规划水平年2025年相比,池州市可节约用水5302m3,约占现状用水量的5%;与远期规划水平年2035年相比,池州市可节约用水12101m3,约占现状用水量的12%

3.3-4  池州市节水潜力预测成果表(单位:万m3

规划年

生活

工业

农业

合计

2025

251

2154

2897

5302

2035

331

4923

6578

11832

 

3.4灌溉可用水量

3.4.1水资源量

(一)地表水资源量

依据安徽省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19562016年池州市逐年地表水资源量情况详见表3.4-1。池州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7.96亿m3,占全省地表水资源量的10.3%

3.4-1  19562016年池州市逐年地表水资源量成果表

年份

地表水资源量(m3)

年份

地表水资源量(m3)

年份

地表水资源量(m3)

年份

地表水资源量(m3)

1956

90.88

1972

55.91

1988

52.92

2004

45.27

1957

94.12

1973

95.03

1989

84.49

2005

47.99

1958

46.03

1974

59.09

1990

80.55

2006

41.49

1959

61.56

1975

79.35

1991

95.39

2007

44.45

1960

63.11

1976

56.76

1992

50.33

2008

59.11

1961

57.59

1977

88.11

1993

78.37

2009

63.32

1962

63.13

1978

30.73

1994

45.25

2010

105.17

1963

44.85

1979

44.45

1995

78.18

2011

58.61

1964

53.16

1980

89.19

1996

99.52

2012

76.55

1965

54.07

1981

76.46

1997

43.36

2013

61.96

1966

52.15

1982

48.89

1998

96.72

2014

70.50

1967

58.88

1983

105.31

1999

116.82

2015

103.49

1968

40.47

1984

61.00

2000

45.06

2016

119.58

1969

85.10

1985

49.79

2001

45.81

多年平均

67.96

1970

91.18

1986

58.11

2002

80.83

 

 

1971

52.13

1987

80.45

2003

67.74

 

 

池州市20%50%75%90%频率下的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84.77亿m365.80亿m352.82亿m342.07亿m3

各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情况详见表3.4-2

3.4-2  池州市各分区地表水资源量成果表

分区

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

径流系数

地表水资源量(亿m3

mm

亿m3

20%

50%

75%

90%

流域分区

龙泉河

656.2

6.52

0.42

8.31

6.31

4.93

3.85

尧渡河

656.2

4.96

0.42

6.32

4.80

3.75

2.93

黄湓河

704.8

10.97

0.45

13.91

10.61

8.34

6.55

秋浦河

922.6

25.68

0.58

32.11

24.91

19.92

16.01

九华河

923.1

5.08

0.58

6.41

4.92

3.89

3.08

大通河流域

862.7

7.83

0.54

10.01

7.58

5.89

4.54

陵阳河喇叭河等

840.6

4.12

0.52

5.21

4.00

3.15

2.48

其他区域

777.4

2.82

0.50

3.56

2.73

2.16

1.71

行政分区

贵池区

972.6

24.84

0.62

31.05

24.08

19.28

15.51

东至县

656.2

21.40

0.42

27.25

20.70

16.17

12.62

石台县

838.2

11.76

0.51

14.72

11.42

9.12

7.31

青阳县

844.2

9.97

0.53

12.81

9.66

7.46

5.70

池州市

809.1

67.96

0.51

84.77

65.80

52.82

42.07

时空分布  地表水资源量离势系数为0.31,地表水资源量年际变化相对较小。各行政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相差较大,其中贵池区和东至县较为接近,分别为24.84亿m321.40亿m3;石台县和青阳县较为接近,分别为11.76亿m39.97亿m3。县级行政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最大值为最小值的2.49倍。池州市所涉各流域中,秋浦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远大于其他流域,为25.68亿m3,占池州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的37.78%;其次为黄湓河流域,为10.97亿m3,占池州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的16.14%;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最小的流域分区为陵阳河喇叭河等、其他区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4.12亿m32.82亿m3

池州市地表水资源量的年际变化趋势与降水量保持一致;贵池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最多、青阳县最少;秋浦河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最多、其他区域(指江面、江心洲等未计入闭合流域且径流直接汇入长江的集水区域)最少。

(二)地下水资源量

根据池州市水资源公报数据,全市多年平均地下水与地表水不重复量0.54亿m3,其中贵池区和东至县分别为0.25亿m30.33亿m3

3.4-3  池州市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

行政区

计算面积

地下水资源量(亿m3

地下水可开采量(亿m3

山丘区

平原区

合计

山丘区

平原区

重复量

合计

贵池区

2121

418

2539

1.70

0.97

0.21

2.46

0.38

东至县

2934

316

3250

2.65

0.85

0.33

3.17

0.33

石台县

1413

0

1413

1.51

0

0

1.51

0.00

青阳县

1197

0

1197

1.22

0

0

1.22

0.04

池州市

7665

734

8399

7.08

1.82

0.54

8.36

0.74

(三)硒水资源

根据硒水初步普查结果,池州市水体中硒平均浓度为0.59μg/L,各县区水体硒含量平均值由高到低分别为石台县(0.9μg/L>东至县(0.27μg/L>贵池区(0.23μg/L>青阳县(0.03μg/L)。

根据《池州市硒水开发及利用规划》,池州市硒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总量约为7亿m3,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其中,富硒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约2629m3/年,主要分布于秋浦河上游的洅溪河、湘坑河、剡溪河、店上河、大王河小流域,大通河上游的青通河小流域,以及宋冲河、金冲河等小流域。含硒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约6.8亿m3/年,主要分布于黄湓河红旗水库、东风水库上游小流域,九华河上游下洋河小流域,大通河上游六亩田河小流域,秋浦河上源头河、竹溪河、河西河、大演溪等小流域,以及秋浦河中游龙舒河、解放河、白洋河等小流域。贫硒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约为8748m3/年,主要为龙泉河上游黎痕河小流域、尧渡河上游祠河小流域、黄湓河上游望家河、同春河小流域。

3.4-1  硒水开发利用分区示意图

(四)水资源总量

19562016年,池州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8.53亿m3。年水资源总量最大值为120.40亿m32016年),最小值为31.10亿m31978年),最大值为最小值的3.87倍。19562016年池州市产水系数为0.52,产水模数为81.30m3/(a·km2)20%50%75%90%频率下的水资源总量分别为85.48亿m366.35亿?m353.26亿m342.53亿m3

池州市各县级行政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情况见表3.4-4

3.4-4  池州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情况(亿m3

行政分区

境内流域面积(km2

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与地下水不重复量

水资源总量

贵池区

2554

24.84

0.34

25.18

东至县

3261

21.40

0.22

21.62

石台县

1403

11.76

0.00

11.76

青阳县

1181

9.97

0.00

9.97

池州市

8399

67.96

0.58

68.54

从表3.4-4可知,池州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8.5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67.96亿m3,占池州市水资源总量的99.15%;表水与地下水不重复量为0.58亿m3,占池州市水资源总量的0.85%

3.4.2灌溉用

在对我现有灌溉供水设施的工程布局、供水能力、运行状况,以及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与存在问题等综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经对现有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合理布局新建灌区及新的灌溉水源工程,配合实施非工程措施等手段后并考虑需水要求,对不同水平年多年平均灌溉可用水量预测。本次规划根据水利部、省水利厅统一要求,按分配的多年平均灌溉可用水量进行控制。

3.5水土资源平衡

按照《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意见》等的有关要求,在可发展灌溉土地、节水潜力、灌溉可用水量分析的基础上,坚持以水定地、水土相宜,衔接灌区改造与新建规划等成果,综合分析水土资源及生态平衡状况,合理确定规划水平年灌溉发展水资源配置方案。

3.5.1水资源平衡分析

(一)需水预测

现状及规划年池州市各行政区需水预测成果见表3.5-1


3.5-1  池州市不同年份需水预测成果表(万m3

行政区名称

不同年份

生活需水

生产需水

生态环境需水

总需水量

城镇公共

居民生活

工业

不同保证率下农业需水量

多年平均

50%

75%

90%

多年平均

50%

75%

90%

贵池区

2021

1446

3263

37434

22152

20617

26995

38875

3000

67295

65760

72138

84018

2035

2240

3888

39695

18859

17569

22943

32959

4151

68833

67543

72918

82934

东至县

2021

485

2010

2803

19141

17790

23607

34573

524

24964

23613

29430

40395

2035

881

2428

4699

17111

15906

21089

30860

730

25849

24645

29828

39599

石台县

2021

178

397

372

1163

1082

1586

2368

172

2282

2201

2705

3487

2035

128

464

534

1030

958

1404

2096

239

2395

2323

2768

3461

青阳县

2021

671

1278

2360

7774

7243

9388

8291

640

12723

12192

14336

13240

2035

733

1514

2868

6758

6301

8146

7210

881

12755

12298

14142

13207

池州市

2021

2780

6948

42969

50230

46733

61576

84107

4336

107264

103766

118609

141140

2035

3982

8295

47796

43758

40734

53581

73125

6001

109833

106809

119656

139200

(二)供水预测

池州市现状水平年多年平均可供水量为10.58亿m350%75%90%保证率的可供水量分别为10.39亿m311.04亿m312.39亿m3

池州市规划2035年多年平均可供水量为10.96亿m350%75%90%保证率下的可供水量分别为10.68亿m311.58亿m313.17亿m3

3.5-2  池州市现状及规划水平年不同保证率可供水量

行政分区

不用年份

可供水量

50%

75%

90%

多年平均

贵池区

2021

6.67

7

7.73

6.77

2035

6.72

7.2

8.13

6.88

东至县

2021

2.38

2.6

3.04

2.46

2035

2.55

2.91

3.48

2.67

石台县

2021

0.21

0.25

0.31

0.22

2035

0.22

0.25

0.31

0.22

青阳县

2021

1.12

1.19

1.31

1.13

2035

1.19

1.22

1.26

1.19

池州市

2021

10.38

11.04

12.39

10.58

2035

10.68

11.58

13.17

10.96

 

(三)基准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池州市基准年河道外总需水量10.73亿m3,可供水量10.58亿m3,河道外缺水0.15亿m350%保证率需水总量为10.38亿m3,可供水量10.38亿m3,河道外缺水量0亿m3,达到供需平衡。75%保证率需水总量11.85亿m3,可供水量11.04亿m3,河道外缺水0.81亿?m3,缺水率为6.84%。特殊干旱年份(90%保证率)需水总量14.11亿m3,可供水量12.39亿m3,河道外缺水1.72亿m3,缺水率为12.19%

池州市基准年75%保证率、90%保证率时供需平衡分析成果详见表3.5-3

3.5-3  池州市基准年不用保证率供需平衡分析表

行政分区

保证率

需水量(亿m3)

供水量(亿m3)

缺水量(亿m3)

缺水率

贵池区

75%

7.21

7

0.21

2.91%

90%

8.4

7.73

0.67

7.93%

东至县

75%

2.94

2.6

0.34

11.56%

90%

4.04

3.04

1

24.80%

石台县

75%

0.27

0.25

0.02

7.41%

90%

0.35

0.31

0.04

12.00%

青阳县

75%

1.43

1.19

0.24

16.78%

90%

1.32

1.31

0.01

0.76%

池州市

75%

11.85

11.04

0.81

6.84%

90%

14.11

12.39

1.72

12.19%

 

根据上述供需平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基准年条件50%保证率下,池州市水资源可以达到供需平衡。在75%90%保证率下存在一定的缺水,缺水主要集中在贵池区、东至县和青阳县。

(四)规划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规划2035年池州市75%保证率、90%保证率时供需平衡分析成果详见表3.5-4

 

3.5-4  规划2035年池州市不同保证率供需平衡分析表

行政分区

保证率

需水量(亿m3)

供水量(亿m3)

缺水量(亿m3)

缺水率

贵池区

75%

7.29

7.20

0.09

1.23%

90%

8.24

8.13

0.11

1.38%

东至县

75%

2.98

2.91

0.07

2.35%

90%

4.07

3.48

0.59

14.57%

石台县

75%

0.28

0.25

0.03

10.71%

90%

0.33

0.31

0.02

6.58%

青阳县

75%

1.41

1.22

0.19

13.48%

90%

1.29

1.26

0.03

2.33%

池州市

75%

11.97

11.58

0.39

3.26%

90%

13.92

13.17

0.75

5.38%

 

3.5-4可知,2035年池州市多年平均河道外需水10.98亿m3,可供水量为10.96亿m3,河道外缺水0.02亿m3。平水年(50%保证率)需水总量为10.68亿m3,可供水量为10.68亿m3,河道外缺水量为0亿m3,可以达到供需平衡。中等干旱年(75%保证率)需水总量为11.97亿m3,可供水量为11.58亿m3,河道外缺水0.39亿m3,缺水率为3.26%。特殊干旱年份(90%保证率)需水总量为13.92亿m3,可供水量为13.17亿m3,河道外缺水0.75亿?m3,缺水率为5.38%

  

4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4.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粮食安全战略、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保障区域水安全等决策部署,坚持十六字治水思路,以水土资源平衡为基础,以区域水网建设为依托,以提升农田灌排保障能力为重点,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我省农田灌溉发展的顶层设计,是我省农田灌溉发展的总体性、指导性、实施性规划。

4.2基本原则

——坚持战略导向、强化支撑。聚焦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充分挖掘改善灌溉条件和增加农田灌溉面积潜力,夯实粮食安全灌溉基础。

——坚持节水优先、高效利用。把节水作为拓展灌溉发展空间的基础,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全力提高灌溉用水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坚持水土平衡,科学布局。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统筹考虑灌溉发展需求、水土资源条件,坚持量水而行、以水定地、水土平衡,科学确定灌溉发展规模及布局。

——坚持全面规划、统筹推进。坚持水源与灌区、改造与新建、骨干与田间、建设与管理等全面规划,统筹灌溉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持续发展。强化体制机制制度科技创新,不断激发灌溉发展活力。全生命周期贯彻智慧水利理念,加快完善灌溉管理体系,提升灌溉管理能力。

——坚持多规融合、协同推进。坚持水田粮统筹,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粮食及农产品布局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等规划的协调衔接

4.3规划范围与水平年

4.3.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池州市全境,以县(市、区)为单位统筹。考虑到灌区的整体性,且耕地灌溉和林果草地等灌溉紧密结合,本次以耕地灌溉为规划重点,兼顾林果草地等灌溉。

4.3.2规划水平年

现状水平年为2021年,规划水平年为2035年。同时,提出20252030灌溉发展实施安排意见。

4.4规划分区

池州市全部行政区划范围包括东至县、青阳县(含九华山风景区)、石台县和贵池区(含江南集中区、开发区、平天湖管委会)“三县一区”,国土面积8399km2其中山区5356km2,丘陵区1525km2,圩区1169km2,湖泊及江河水面349km2

以水资源四级套县级行政区单元作为基本的计算单元,单元内水文气象特征和自然地理条件基本相近,既考虑了河流水系的完整性,又兼顾各行政区划地表水资源量的准确性。各分区基本情况见表4.4-14.4-1

4.4-1  池州市水资源分区表

一级区

二级区

三级区

流域分区

流域套县

面积(km2

占市国土面积比(%

长江区

鄱阳湖水系

鄱阳湖环湖区

龙泉河

东至县

994

11.83%

湖口以下干流

青弋江水阳江及沿江诸河

尧渡河

东至县

756

9.00%

黄湓河

贵池区

198

2.36%

东至县

1287

15.32%

石台县

71

0.85%

小计

1556

18.53%

秋浦河(含白洋河)

贵池区

1748

20.81%

石台县

1035

12.32%

小计

2783

33.13%

九华河

贵池区

338

4.02%

青阳县

212

2.52%

小计

550

6.55%

大通河流域

贵池区

131

1.56%

青阳县

776

9.24%

小计

907

10.80%

陵阳河喇叭河等

青阳县

193

2.30%

石台县

297

3.54%

小计

490

5.83%

其他区域

贵池区

139

1.65%

东至县

224

2.67%

小计

363

4.32%

行政区合计

贵池区

2554

30.41%

东至县

3261

38.83%

石台县

1403

16.70%

青阳县

1181

14.06%

小计

8399

100.00%


4.4-1  城乡供水水源规划布局图


4.5规划依据

4.5.1.政策文件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2)《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2号);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62号);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032号)

6)《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实施意见》(发改农经〔2015488号);

7)《水利部关于印发深化农田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水农〔201854号);

8)《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954号);

9)《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办农水〔2019125号);

10)《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技术要求的通知》(办节约〔2019206号);

11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意见》(水资管2020225);

12)《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水建设〔2020258号);

13)《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大中型灌区名录正常进入和退出机制的通知》(办农水〔2021100号);

14)《水利部关于印发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智慧水利建设顶层设计〉〈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规划的通知》(水信息〔2021323号);

15)《水利部关于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的指导意见》(水资管〔2021390号);

16)《水利部关于强化水利体制机制法治管理的指导意见》(水政法〔2021400号);

17)《水利部关于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的指导意见》(水规计〔2021411号);

18)《关于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017号);

19)《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领域相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农经规〔20211880号);

20)《水利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的通知》(办农水〔202283号);

21)《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的通知》(水节约〔2022113号);

22)《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强化流域管理机构农村水利水电管理工作的通知》(办农水〔2022172号);

23《水利部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加大开发性金融支持力度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指导意见》(水财务〔2022228号);

24)《水利部关于推进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信托资金(REITs)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水规计〔2022230号);

25)《水利部关于推进水利基础设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展的指导意见》(水规计〔2022239号);

26)《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中型灌区名录>的通知》(办农水函〔2022245号);

27)《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灌区一张图建设工作的通知》(办农水函〔2022516号);

28)《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复核确定2021年灌溉面积有关数据的通知》(办农水函〔2022740号)

29)已批复的市县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已批复的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已印发的地下水取水总量和水位管控指标等。

4.5.2.相关规划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3)《水资源综合规划》;

4)《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

5《水网建设规划》;

6)《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

7)《水中长期供求规划》;

8)《现代灌溉发展规划》;

9)《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

10)《农业生产力布局与结构调整规划(20212030年)》;

11)《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

12)《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13)《十四五重大农业节水供水工程实施方案》;

14)《十四五水利科技创新规划》;

15)《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16)《十四五种植业发展规划》;

17永久基本农田建设与改造提升行动总体方案等。

18)《池州市水资源公报20172021年)》;


5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5.1发展目标

5.1.1总体目标

全面调查池州市灌溉发展现状、水土资源平衡现状以及种植结构,测算池州市现状水平年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并指出当前灌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巩固现有灌溉面积及调整种植结构、缩减不合理灌溉面积基础上,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发展灌溉面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灌溉保障能力,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优水优用,缓解灌区供水矛盾;加快推进节水改造工程,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抓好农业节水示范区建设,提高灌溉利用效率。基本构建“设施完善、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用水高效、生态良好、保障有力”的现代化灌溉体系。

5.1.2具体目标

具体指标包括灌溉用水量、灌溉面积、高标准农田灌溉面积、节水灌溉面积、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用水计量率、新增灌溉供水能力、新增灌溉节水能力、新增粮食生产能力,以及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配套率及完好率、排涝达标率、智慧化覆盖率等

5.1  池州市农田灌溉发展目标

指标

单位

2021

2025

2030

2035

灌溉用水量(多年平均)

亿m3

4.87

4.70

5.22

5.58

其中:地下水

亿m3

0

0

0

0

灌溉面积

万亩

158.97

163.52

170.69

174.79

其中:耕地灌溉面积

万亩

152.29

155.74

161.15

164.27

高标准农田灌溉面积

万亩

122.85

148.85

159.85

161.85

节水灌溉面积

万亩

15.62

19.33

23.98

28.62

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万亩

0.15

0.30

0.35

0.40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55

0.57

0.59

0.63

灌溉用水计量率

%

16

41.25

61.25

80

新增灌溉供水能力

亿m3

752.36

1504.71

2257.07

新增灌溉节水能力

亿m3

1211.87

2423.71

3635.50

新增粮食生产能力

t

1.97

3.28

4.57

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配套率

%

25.93

64

79.25

94.50

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完好率

%

23.20

67.25

78.75

94.75

大中型灌区排涝达标率

%

36.68

71.75

84.50

96.25

大中型灌区智慧化覆盖率

%

0

42.50

60.00

81.25

5.1.3发展实施安排

按照2035年总体目标、“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对水源工程建设与改造的安排意见,2025年农田灌溉发展首先应加强重大水资源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按照“强骨干、增调配、成网络”的思路,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配置,抓紧推进一批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强化大中小微供水工程协调配套,2030年前形成以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骨干输配水通道为纲、以区域河湖水系连通和供水灌溉工程为目、以重点水源工程为结的水资源配置体系。

5.2规划标准

5.2.1灌溉标准

根据池州市自然地理条件、水土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灌溉现状水平,在满足相关规范、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联合提出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标标准,从灌溉水源保障、灌溉设施建设、灌溉排水保障程度以及灌溉制度、灌溉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适用于池州市灌溉方式的灌溉建设标准。

根据水土资源条件和作物种植结构情况,池州地区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85%

5.2.2治涝标准

根据暴雨特性、排水条件和作物种植结构情况,本地区农田排水标准为5~10年一遇3日暴雨3日排至作物耐淹水深。

5.3规划任务

5.3.1建设与管理任务

1)客观评价现状。结合池州市水旱灾害防御、灌溉和灌区的基本情况分析、相关规划成果、必要的实证调查,全面分析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水土资源匹配情况、灌溉用水效率、灌排设施短板、灌溉管理弱项、灌区生态建设、粮食安全灌排保障能力等,查找灌溉发展突出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从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灌溉发展的制约因素。

2)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在可发展灌溉土地、节水潜力、灌溉可用水量分析的基础上,坚持以水定地、水土相宜,衔接灌区改造与新建规划等成果,综合分析水土资源及生态平衡状况,合理确定规划水平年灌溉发展水资源配置方案。

3)合理确定目标。根据粮食安全战略和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等的要求,结合水土资源平衡成果,合理确定灌溉发展的总体目标及具体指标,分解细化灌溉发展的目标任务,并根据规划分区,合理确定建设标准。

4)明晰规划布局。按照池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国土空间格局、农业生产布局,结合池州市地形水资源禀赋、地貌特征、水文气象条件、灌排工程格局、行政区划等实际,合理确定灌溉发展总体布局与发展重点。

5)完善节水措施。根据节水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强灌溉制度设计和技术推广,大力高效节水灌溉,抓好农业节水示范区、示范项目建设,同时推广非工程节水措施,节约水资源,着力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5.3.2保障措施

根据灌溉发展建设与管理任务,从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推动前期工作、强化监督考核等方面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针对灌溉发展的突出薄弱环节,提出具有针对的主要任务与对策措施。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农业用水量,合理确定灌溉用水定额。积极推行农业节水信息化,灌区逐步实行灌溉用水自动化、数字化管理。完善农业节水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技术指导和示范培训。

从灌溉水源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小型灌区)建设(以下简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灌溉管理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设与管理任务。

5.4总体布局

根据池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以及规划的总体目标,结合国家投资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紧紧围绕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把水资源节约保护贯穿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全过程。着力提高水资源有效供给能力以及水生态修复能力,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利保障体系,促进实现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相统一的江河治理保护目标,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蓄引结合、多源互济的水资源调配工程体系。加快建立较为完善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调配水工程网络,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升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保障能力,保障供水安全。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推进城镇和工业节水,扩大再生水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抓紧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提高有效灌溉面积和灌溉用水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体系,加强水功能区管理,落实水资源、水环境刚性约束措施。

2035年,建设一批水源、引调水、水系连通、提水等工程系统,完善引调水骨干工程格局和区域供水保障工程布局,补齐供水工程短板,巩固提升农业灌溉供水保障能力,有效抗御旱情,保障粮食安全。

本次规划总体布局如下:

1)新建、改造大中型灌区及水源工程26

规划完成1+4+7+14”灌区及水源工程建设,新建1处大型灌区,4处中型灌区;改造提升7处中型灌区;新建或改建14处大中型水源。

(2)百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规划2035年建设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到161.85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39万亩,提升改造62万亩。

3)配套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规划改造小水库223座,库容7156.8m3新建小水库18座,库容407m3;改造机井18眼,新建机井80眼;新建灌溉站174座,装机6553kw,改造灌溉站258座,装机12197.5kw;改造塘坝5417,改造塘容6416.05m?,新建塘坝1口,新建塘容2m?改造引水堰坝1118座,新建引水堰坝207;新建432.7km改造4881.02km;新建排水154km,改造排水1414.2km维修配套建筑物2888座,新建1535改造排水泵站84座,新建44座,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见图5.4-1


5.4-1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6灌溉水源保障方案

6.1灌溉水源配置方案

根据确定的灌溉发展目标,结合池州市水土资源条件、各级水网建设规划等相关成果,制定各分区的灌溉水源配置方案。

6.1.1各行业水量配置的合理性分析

池州市现状和规划水平年各行业水量配置数量及比例情况见表6.1-1

6.1-1  池州市现状和规划水平年各行业水量配置数量及比例

年份

生活(亿m3

工业(亿m3

农业(亿m3

生态(亿m3

合计(亿m3)

配置水量

占比%

配置水量

占比%

配置水量

占比%

配置水量

占比%

2021

0.97

9.17

4.30

40.63

4.88

46.10

0.43

4.10

10.58

2025

1.03

9.68

4.48

42.12

4.68

43.97

0.45

4.23

10.64

2035

1.23

11.22

4.78

43.61

4.35

39.69

0.60

5.47

10.96

规划水平年农业用水配置水量和配置水量的比例均呈现减小趋势,这符合国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加强农业节水的大政方针;工业用水呈小幅度的增加趋势,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虽然万元工业增加值逐渐减小,但工业用水仍是呈现小幅度增加的趋势,这也符合国家强化工业发展的方向;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均呈现小幅度的增加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用水、生态用水量及其比例呈增加趋势也与实际相符。

因此,池州市各行业水资源配置的水量、配置水量的比例,以及它们的变化趋势均是合理的。

6.1.2各水源水量配置的合理性分析

池州市现状年和规划水平年各水源水量配置数量及其比例情况见6.1-2

6.1-2  池州市现状和规划水平年各水源水量配置数量及比例

年份

地表水(亿m3

地下水(亿m3

长江水(亿m3

非常规水(亿m3

合计(亿m3

配置水量

占比%

配置水量

占比%

配置水量

占比%

配置水量

占比%

2021

7.86

74.32

0.0034

0.03

2.63

24.86

0.09

0.82

10.58

2025

7.86

73.89

/

/

2.35

22.06

0.43

4.05

10.64

2035

8.39

76.54

/

/

1.98

18.08

0.59

5.38

10.96

规划水平年当地地表水配置的水量及其比例呈增加趋势、利用长江水量呈减小趋势,这符合池州市逐渐将利用长江水向利用当地水转变的用水思路;近期水平年,池州市地下水配置量为零,这符合国家对地下水利用管控的相关要求;非常规水的利用量及其比例呈增加趋势,这符合《安徽省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推动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逐年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比例”的相关要求。

6.2水源保障方案

6.2.1农业供水保障格局

根据池州市城市供水、农村安全饮水和工农业发展规划布局以及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统筹考虑,总体布局本规划期内的区域供水保障工程建设。本次规划,拟充分利用中小型水库、塘坝、河流、沟渠等调蓄能力,通过构建水资源调配基础设施网格,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保障程度,改善灌溉水源条件。池州市地形比较复杂,山区、丘陵区、圩畈区形势各不相同,针对上述特点,采取不同治理措施。

1、对具备条件的中小型水库实施改造;

2、通过新建泵站及现有泵站工程更新改造与能力挖潜,改变原单一排涝功能为灌排结合,充分利用河湖水源,保障圩区及沿河区域供水;

3、对以中型及调蓄库容较大的小型水库为主要水源的灌区,依托续建配套更新改造,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抗旱抵御能力;

4、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农田基本建设欠缺地区进行覆盖和提标改造;

5、以中小型水库、塘坝和沟系存水为主要水源,通过实施水工程优化调度及建设必要的配套工程,提高区域供水保证率及供水效益;

6、局部供水对象分散地区,加强对现有水库及山塘进行容量恢复、必要时新建山塘等补充水源工程。

完成以上农业灌溉工程建设布局后,可以进一步改善全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保障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上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要求,提高农业用水保证率。

6.2.2水源工程规划

(一)贵池区

贵池区现状主要供水水源为长江过境水和秋浦河,规划以长江水为主水源,花庙水库为调蓄节点,形成“江河互补、分区互连”的供水格局。贵池区城乡供水分北区、西区和南区3个供水分区,分别选择长江、秋浦河、花庙水库作为主要水源,构建分区集中供水、跨区连通互济的城乡用水保障格局。农田灌溉中的沿江灌区扩大引江、引湖规模,内陆灌区新建水库、扩建八一等水库、新建木闸引水站、扩容山塘,形成蓄、引、提结合灌溉供水保障格局。

“十四五”期间开展花庙水库前期工作。规划形成以长江为主水源,花庙水库为补充的多水源供水格局。

2035年,全区改造水库113,其中6座小(1)型水库,107座小(2)型水库新建小(2)型水库18座,总库容共计271m3拟新建塘坝49座,恢复塘坝4513座;拟新建引水堰坝124座,改造引水堰坝810座;拟新建机井37,改造机井39;拟一级提水泵站4处,改造一级提水站38处;拟新建二级提水泵站92处,改造二级提水泵站389;拟建引调水、水系连通等输水工程38处(新建1处,改扩建37处)。

(二)东至县

东至县现状主要供水水源为长江过境水、尧渡河、黄湓河和龙泉河,“十四五”期间推进枫林水库、花园水库和洪方水库前期工作。规划形成以长江为主水源,花园水库为补充的多水源供水格局,形成“江河互补、蓄引兼施”的供水水源格局。东至县城乡供水分为北区、南区和东区,分别选择长江、枫林水库、洪方水库作为主要水源,构建分区集中供水、跨区连通互济的城乡用水保障格局。沿江灌区扩大引江、引湖规模,内陆灌区新建水库、扩建候店、大板等水库,扩容山塘,形成蓄、引、提结合灌溉供水保障格局。

(三)青阳县

青阳县现状主要供水水源为牛桥水库、大通河和陵阳河“十四五”期间扩建广德口水库工作。规划以当地地表水为主要水源,东山水库、牛桥水库、广德口水库为调蓄支点,形成“库互连、东西互通”的水网格局。青阳县城乡供水分为东区、西区及南区,分别选择牛桥水库、大通河、九华河、陵阳河作为主要水源,构建分区集中供水、跨区连通互济的城乡用水保障格局。农田灌溉通过扩容水库、山塘,增大河道引水规模,形成蓄水为主、引水为辅的灌溉供水保障格局。

(四)石台县

石台县现状主要供水水源为秋浦河,规划以当地地表水为主要水源,贡溪水库、考圲河水库、六百丈水库为调蓄支点,形成“河库互补、东水西送”的供水水源格局。石台城乡供水分为西部低山丘陵区(黄湓河流域)、中部山区(秋浦河流域)和东部山区(青弋江流域)3个供水分区,规划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为主体,分别选择黄湓河和张田水库、鸿陵和贡溪水库、考圲河和六百丈水库作为主要水源,构建分区集中供水、跨区连通互济的城乡用水保障格局。农田灌溉通过新建水库、扩建张田、考圲河、六百丈等水库、扩容山塘,形成水库为主、山塘为辅的灌溉供水保障格局。

6.3水源工程建设内容

(一)贵池区

贵池区已建成小型水库113座,其中小(16座,小(2107座,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06.5km2,总库容3939.09m?,兴利库容2674m?,死库容122.3m?;全区共有山丘区塘坝工程5907座,其中10m?以上塘坝50处、5m?~10m?塘坝153处、5m?以下5754处;总容积5506m?

全区共有中型小型涵闸76座。其中中型水闸1座(黄湓闸,设计过闸流量320m3/s);小(1型涵闸(设计流量20m3/s以上)2座(清溪河节制闸、清溪河闸);其余73座为小(2型涵闸,主要为圩口穿堤自排涵、排涝站出水涵、沟渠控制闸等

提水工程指扬水泵站从河道、湖泊等地表水体提水的工程(不包括从蓄水工程、引水工程中提水的工程),主要是各种类型的泵站工程。根据安徽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全区共建有灌溉泵站30座、38台套,装机容量1605kW,设计装机流量20.35m3/s;排灌结合泵站19座、90台套,装机容量14025kW,设计装机流量124.64m3/s

(二)东至县

1广阜圩灌区

广阜圩灌区位于东至县胜利镇境内,规划新建广惠提升泵站和高排闸提升泵站,是广阜圩灌区的重要提水工程。广惠提升泵站规模为中型,装机总容量320kw,年供水总量1000m3,其中耕地供水量200m3。项目实施后可新增灌溉面积0.0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0.02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2万亩。高排闸升泵站规模为中型,装机总容量80kw,年供水总量250m3,其中耕地供水量50m3项目实施后可新增灌溉面积0.0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0.01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0.32万亩本工程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实施,计划实施年限为2022-2023年。

2胜利站灌区

胜利站灌区位于东至县胜利镇境内,规划改建胜利站,是胜利站灌区的重要提水工程,改建装机容量160kw,年供水总量500m3,其中耕地供水量150m3项目实施后可新增灌溉面积0.5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0.44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0.8万亩

3、新胜圩灌区

新胜圩灌区规划新建下阮桥提升泵站,位于东至县胜利镇境内,是新胜圩灌区的重要提水工程,装机容量160kw,年供水总量500m3,其中耕地供水量100m3项目实施后可新增灌溉面积0.0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0.05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0.64万亩

4、大渡口灌区

大渡口灌区位于东至县大渡口镇境内,灌区规划新建改建北闸电力排灌站和白沙洲村灌溉站,是大渡口灌区的重要提水工程。北闸电力排灌站灌溉流量2.0m3/s,装机容量320kw,年供水总量1000m3,其中耕地供水量200m3项目实施后可新增灌溉面积0.2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0.16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2.56万亩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实施,计划实施年限为2022-2023,总投资为800元。白沙洲村灌溉站规模为中型灌溉流量2m3/s,装机容量220kw,年供水总量600m3,其中耕地供水量120m3项目实施后改善灌溉面积4.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3万亩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实施,计划实施年限为2022-2023年。

(三)青阳县

1、山阡里水库改建工程

扩建山阡里水库,建成后总库容1600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供水的中型水库。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17),本库枢纽工程等别属等,主要建筑物大坝、溢洪道、涵洞为3级建筑物。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

扩建山阡里水库任务为:以乡镇供水、灌溉为主,兼顾改善水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根据以上因素,需要布置泄水和引水建筑物, 同时保证原河道生态基流的下泄。山阡里水库工程布置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洪建筑物、引水建筑物,挡水建筑物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为便于泄洪和消能建筑物的布置,使下泄的高速水流不致冲刷下游两岸山体,泄水建筑物需布置在主河床部位,泄水建筑物采用表孔溢流、台阶消能等方式。根据供水的需要,引水建筑物布置在右岸山体;挡水建筑物布置在左、右两岸。为节省投资,将生态基流管设置在坝身,同时兼具放空水库的功能。为方便安装和检修下游阀门,将生态放空管设置在右侧挡水坝段,靠近右岸下游公路该项目预计投资45000万元。

(四)石台县

水源工程建设主要涉及鸿陵水库、贡溪水库。鸿陵水库主要建设内容为,大坝、溢洪道、泄洪底孔、灌溉供水引水孔、发电引水孔、主厂房、副厂房、高压开关站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水库,供水总量0.39亿m3;贡溪水库主要建设内容为,大坝、溢洪道等工程,规模为中型水库,供水总量0.11亿m3;田间补充水源为改造水库库容2.34m3、改造及新建机井28座、改造塘坝10口、改造及新建引水堰坝86座、改造及新建沟渠170km、维修及新建配套建筑物101座。


7主要建设任务和工程建设内容

根据池州市灌溉发展的总体布局和规模,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按照灌区建设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协同实施的原则,以及旱、涝、洪、渍、盐(碱)系统治理的要求,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分别灌排发展主要建设任务和高标准农田中灌排设施建设任务

7.1大中型灌区改造

7.1.1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

规划对现有23处中型灌区开展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至2035年,贵池区万成灌区、八一灌区、秋江圩沿江灌区、新河坝排灌站灌区、烟墩站灌区、普丰圩灌区、秋江圩东埂灌区;东至县新胜圩灌区、广阜圩灌、胜利站灌区、大渡口灌区、侯店灌区、东湖圩灌区、白茆灌区、东红愚灌区、七里湖灌区等16个中型灌区转入至秋黄尧大型灌区。现有中型灌区灌溉面积将由现状的59.12万亩减少到17.64万亩。各县(市)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内容见表7.1-1


7.1-1  池州市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主要内容表

序号

灌区名称

行政区名称

灌溉面积

(万亩)

骨干工程改造内容

水源工程(座)

灌溉渠道(km

排水沟(km

排水泵站(座)

渠沟道建筑物(座)

管理设施(处)

计量设施(处) 

现状

2035

新建

改造

新建

改造

改造

新建

改造

新建

改造

新建

改造

斗口及以上水量计量设施

新建

改造

1

大板水库灌区

东至县

5.82

5.82

0

0

0

76

7

0

18

52

301

10

0

150

0

2

东山水库灌区

青阳县

2.2

3

0

1

0

16.86

16.86

0

0

0

6

0

0

5

0

3

童埠圩灌区

青阳县

1.2

1.4

0

0

0

17.88

17.88

1

0

0

0

0

0

4

0

4

广德口灌区

青阳县

1.06

1.4

0

0

0

2.1

0

0

0

7

8

0

0

3

0

5

双湖双岭灌区

贵池区

1.32

1.32

2

0

0

27.5

0

0

0

2

10

52

1

0

6

6

大同圩灌区

贵池区

3.77

3.77

0

5

0

50.2

0

0

1

7

12

70

1

0

15

7

四岭马衙水库灌区

贵池区

0.93

0.93

0

2

0

49.4

0

0

0

6

18

65

0

1

12


7.2建大型灌区
7.2.1工程建设必要性

为了构建池州市现代水网工程体系,更好地提高其灌溉水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区域内灌溉保证率,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秋黄尧灌区是必要和紧迫的。

7.2.2工程建设任务与规模

根据《池州市秋浦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2022-2035年)》,规划建设秋黄尧现代化灌区工程,考虑对秋浦河流域内沿江、东埂、新河坝、烟墩、万成、普丰圩和八一等7处中型灌区、黄湓河流域大渡口、胜利、广阜圩、新胜圩东湖圩侯店东红愚等7处中型灌区、尧渡河流域的七里湖白茆2中型灌区,共16处中型灌区和当地小型水库灌区进行整合。上述灌区现状灌溉面积42.89万亩,根据水资源条件和土地资源条件,整合形成秋黄尧现代化大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70万亩,新增灌面27.11万亩。

工程任务以灌溉为主,结合城乡供水,为粮食安全和区域乡村振兴创造条件;设计灌溉面积70万亩,为Ⅱ等大(2)型工程。设计灌溉保证率90%,城乡供水保证率95%;灌溉水利用系数0.64

7.2.3主要建设内容

灌区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4部分:(1)新/拆建泵站工程27座,其中依托现有排灌闸站新建9座补水站,新/拆建16座灌溉站,拆建2座排涝闸站;(2)拆/重建4座拦河塥堰;(3)新/改建灌排输水骨干渠道/管道共158条,总长565km;(4)新建工程信息化管理工程1项。



7.2-1 秋黄尧灌区规划图

7.3新建中型灌区

7.3.1主要建设内容

(一)枫林灌区

为提高区域抗旱能力,改善工农业生产条件,挖掘区域优质水源潜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项目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兴建枫林灌区,从而能有效地改善灌溉面积,改善灌区的水利条件。

规划新建枫林灌区,位于东至县龙泉河上游泥溪镇境内,灌区规模为中型,建设内容包括渠首工程处1数、渠道长度275m、渠系建筑物1300处数、排水(渍)沟长度85公里、排水泵站装机功率2600千瓦。为保障龙泉河下游城镇安全,需要在上游山区新建控制性枢纽工程枫林水库,水库坝址位于龙泉河上游泥溪镇枫林口村长上50处,为大(2)水库,控制集水面积233km2,总库容12000m3。考虑前期工作进展、投资能力等,拟“十四五”期间开展水库前期工作,投资约4.36亿元。

(二)九华河灌区

规划新建九华河灌区的灌溉任务主要在庙前镇和杜村乡境内,主要水源为庙前镇和杜村乡境内3座小(1)型水库、7座小(2)型水库外加山塘改水库工程以及提水泵站,设计灌溉面积1.2万亩,为中型灌区。

(三)青通河灌区

规划新建青通河灌区位于长河流域下游畈区,主要水源为牛桥水库,可提供农业灌溉水800m3,设计灌溉面积1.4万亩,为中型灌区。

(四)丁香河灌区

规划新建丁香河灌区位于石台县的小河镇以及丁香镇境内,主要水源为张田水库等18座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4万亩,为中型灌区。

7.4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池州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求如下:改造小水库223座,库容7156.8m3新建小水库18座,库容407m3;改造机井18眼,新建机井80眼;新建灌溉站174座,装机6553kw,改造灌溉站258座,装机12197.5kw;改造塘坝5417,改造塘容6416.05m?,新建塘坝1口,新建塘容2m?改造引水堰坝1118座,新建引水堰坝207;新建432.7km改造4881.02km;新建排水154km,改造排水1414.2km维修配套建筑物2888座,新建1535改造排水泵站84座,新建44座,详见表7.3-1~7.3-2


7.3-1 池州市小型农田水源工程规划需求表

行政区划

补充灌溉水源

小水库

机井

灌溉站

塘坝

引水堰坝

改造数量()

库容

(万m?

新建数量()

新增库容

(万m?

改造

数量(眼)

新建

数量(眼)

改造数量()

改造装机容量

(kW)

新建数量()

新建装机容量

(kW)

改造数量()

改造塘容

(m?)

新建数量()

新建塘容(m?)

改造

数量

()

改造

引水

规模

(m?s)

新建

数量

()

新增

引水

规模

(m?s)

贵池区

101

2554

18

271

14

17

206

10113

119

2092

2935

3086.2

0

0

669

12.22

122

2.35

东至县

84

3098.3

0

136

4

35

43

1775

40

3730

1326

1973.3

1

2

275

113.29

71

13.5

石台县

11

665.52

0

0

0

28

0

0

0

0

352

409.46

0

0

72

0.72

14

0.14

青阳县

27

838.98

 

 

 

 

9

309.5

15

731

804

947.085

0

0

102

220.1

0

0

合计

223

7156.8

18

407

18

80

258

12197.5

174

6553

5417

6416.045

1

2

1118

346.33

207

15.99

 

7.3-2 池州市渠系及排水工程规划划需求表

行政区划

渠沟及建筑物

排水泵站

渠道

排水沟

配套建筑物

改造数量

(座)

改造装机

容量

kW

新建数量

(座)

新建装机

容量

kW

新建长度

km

改造长度

km

新建长度

km

改造长度

km

维修

数量(座)

新建

数量(座)

贵池区

139.7

4001.57

0

684.6

2097

807

43

14964.5

5

2000

东至县

261

494.4

138

427.4

729

635

33

2360

20

1100

石台县

32

172

16

120

31

70

0

0

0

0

青阳县

0

213.05

0

182.2

31

23

8

937

19

335.5

合计

432.7

4881.02

154

1414.2

2888

1535

84

18261.5

44

3435.5


7.5高标准农田建设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以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区域,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并重、建设数量和建成质量并重、工程建设和建后管护并重,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相协调,统一组织实施和分区分类施策相结合,全面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突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推广应用和农田宜机化改造,切实补上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业科技贡献率和机械化作业率。注重提质增效,健全工作推进、规范管理、监督评价、建后管护机制,实现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确保建一块成一块发挥效益一块,把建成高标准农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坚实基础。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大举措。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项目区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计整理,既增加了有效的耕地面积,提高的土地质量、排灌能力和土地利用率,也从整体上改善了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对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巨大贡献。经统计,至2021池州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22.85万亩,至2030年建设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到159.85万亩,至2035年建设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到161.85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39万亩,提升改造62万亩。

8灌溉管理任务和行业能力建设内容

8.1投入机制创新

农业灌溉发展规划建设与所有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项体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群众性、公益性事业。为满足项目工程建设的需要,要广泛发动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按照“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实行“民办公助”的方法,多渠道、多层次筹措项目资金,广泛吸纳社会、集体和个人资金。

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加大对池州市农业供水保障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也要加大县财政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并加强监督检查,县财政局会同水务局负责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透明资金使用,接受群众监督,严禁任何机构和个人截留、挤占和挪用,确保工程建设资金发挥效益

8.2建设体制创新

结合《水利部关于强化水利体制机制法治管理的指导意见》《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等的要求,不断完善项目法人制度、创新建管模式、强化建设监管等。

完善监管制度:灌区灌溉用水、排涝的调度机构,负责监管灌区经营管理,贯彻上级有关决定,负责国有资产的监管,包括枢纽工程的管理、灌区建设、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水资源调配管理。

创新建管模式:各县区水利局下属各灌区管理所以及各乡镇水利站,主要负责相关区域的用水管理、工程的维修和养护;从事供水生产,做好水方计算和分配;开机排水、做好调度运用。

强化管理养护:用水者协会为受益主体代表组织,是法人实体,它可根据灌排界线以及灌排渠系和行政区划来确定,主要负责支渠以下至田间的配水协调与管理,工程的管理与养护,灌排区工程的建设,直接向用水农户征收水费并向管理所交纳水费。用水者协会与灌区管理所实行合同供水,双方建立契约关系。用水户根据用水需求向本用水小组提出申请,经用水小组代表审定后报用水者协会汇总,由用水者协会统一编制供水计划,与灌区管理所洽商,签订供水合同,合同中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供水时间、数量、面积、应缴水费、管理责任等,从根本上消除大水漫灌浪费水源的现象。

强化监督权利:农户为具体受益者,是用水者协会的服务对象,具有用水的权利和交纳水费的义务,并具有工程维护的责任,对用水者协会有监督的权利

8.3管理体制创新

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兴建的农田水利工程,明晰产权,因地制宜成立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责任、落实管理措施,隶属水管单位范围内的农田水利工程,仍归水管单位进行管理;隶属乡镇水利站及村队管理的农田水利工程,属公益性的可根据规模交由水利部门管理,或仍由乡镇水利站及村队管理;非公益性的可推行农村水利改革,因地制宜地进行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使农村水利更好的发展。

以个人或企业投资为主体兴建的农田水利工程,应广泛引导、积极支持;加强政府对建设全过程的监管,规范水利建设市场,建立工程管理和维护的投入机制;探索授权经营、权责明确、补偿合理、收支分列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对规模不大、无自负盈亏能力的农田水利工程,采用用水协会的方式组建管理产业,实行自主管理。由收益群众选35人组成执委会,实施具体的管理工作

8.4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8.4.1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1)水价测算

按照安徽省政府办公厅38号文具体意见的基础上,在建立科学供水及合理的水费征收体制思路探索上,提出以下设想:为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鼓励用水产节约用水,灌溉水价按基本水价及计量水价两部分计收,由灌区管理所分三级统一进行计算。基本水价主要为灌区管理所收取的水资源费用,计量水价包括水费和电费二部分,逐级计算,进行累加。按此计算的灌溉水价为上缴管理所水费部分,协会内可按此灌溉水价的20%计收协会水费,由协会自己留用,并可根据当年实际工程投资情况,经用水协户代表大会同意,可适当修改比例。

2)征收办法

水费收支预算方案及年终决算报告由灌区管理所和协会联合编制,灌区管理所按月向用水者协会通报核实用水情况。水费由用水者协会负责收取,用水者协会根据灌溉面积及不同作物的用水量分解到各用水小组,由各小组代表负责向用水户收缴。灌溉水费每年分两次收缴,灌溉期前进行水费预收,灌溉期结束时进行年度结算,用水者协会同期向灌区管理所上缴水费。

3)水费管理

上缴灌区管理所的水费主要用于干渠设施维修和按规定发放的管理人员工资。由用水者协会掌握的水费除必要的会费外应全部用于田间工程管理及维修支出,水费的使用严格按有关章程操作,并接受政府部门的检查监督,每年均需进行年终审计。

4)依法管水

加强对灌区群众的水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水政监察力量,严格执行有关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水事纠纷和拒缴、欠缴水费现象的查处力度,实现依法管水。对拒缴或欠缴水费的用水户视情节轻重由用水户协会采取停止、暂缓供水或收取滞纳金等措施,责令其限期上缴,确保水费收缴率。

8.4.2建立“农民用水协会”机制

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完成后,为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必须改革现行管理方式,完善运行管理体制,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要求,对灌区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具体方案如下:

1)灌区管理所按照市场机制运作,实施骨干工程运行管护和水费收缴;在各支渠,按渠道供水范围,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支渠及以下灌溉工程管护。

2)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

用水户协会为受益主体代表组织,是法人实体,灌区拟根据灌区支渠供水范围,确定成立用水户协会。主要负责支渠以下至田间的配水,用水协调与管理,工程的管理与养护,灌区工程的建设,直接向用水农户征收水费并向管理所交纳水费。

3)农户:为具体受益者,是用水户协会的服务对象,具有用水的权利和交纳水费的义务,并具有工程维护的责任,对用水户协会有监督的权利。

8.4.3建立农业节水精准补贴机制

1)补贴资金来源:补贴资金从市财政小型水利工程维护费中列支。

2)补贴对象:用水户

3)补贴标准:严重干旱(含)以上年份(根据水利部2009329日实施的《旱情等级标准》(SL-424-2008),下同),全额补贴试点区实缴水费(水价为批复的试点执行水价)超过试点前水费差额;严重干旱(不含)以下年份,补贴试点区实缴水费(水价为批复的试点执行水价)超过试点前水费差额的50%

4)补贴方式:直补用水户。

8.4.4建立农业水权制度和节水奖励机制

1)农业水权分配制度

以县级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基础,按照国家颁布的《灌溉用水定额编制导则》和《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综合考虑水源条件、工程配套标准等因素影响,按照灌溉用水定额,以土地承包权确定水权,同时按照分级管理的权限,将农业用水量指标自上而下逐级细化分解到灌区、用水户,落实到具体水源、具体工程,可以通过指标文件、水权证、定额水票等简便易用方式明确水权。

2)节水奖励机制

在保障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多渠道筹资,建立节水奖励专项资金,对采取节水措施、调整生产模式促进农业节水的种粮大户或农户给予奖补,提高用户主动节水的意识和积极性。

1)资金来源:超定额累进加价收入、财政安排的维修养护补助资金、社会捐赠等资金。

2)奖励对象:积极响应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先进节水技术获得节水的用水户。

3)奖励标准:政府将根据财力状况、节水目标、节水成本、节水量等以灌溉定额为基准,项目区执行水价和节水量为基数,按50%计算奖励金额

8.5智慧灌区建设

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的要求,进行智慧灌区建设,加快灌区计量设施、智慧决策系统、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进程。实现灌区管理由依靠人工经验向数字化、智慧化管理的转变,对于灌区灌溉、抗旱和防洪由事中事后被动应对向事前主动预测、预报、预警和预案转变,实现灌区管理智慧化科学决策和优化运行调度。智慧灌区主要规划建设内容包括如下方面:

1)提升物联感知能力

扩大灌区渠系、水利工程设施的监测范围,提升水利管理活动的动态感知能力;积极推进灌区水位、流量、降雨、水质等水情、工情和水事等前端物联感知能力建设。

2)提升远程监控能力

提升灌区控水设备设施自动化程度和远程控制水平。根据“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面向灌区闸门、泵站、分水闸等工程设施, 按照智能调水与人工远程调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灌区控水工程的远程控制改造。

3)提升灌区网络系统

在现有网络基础上,逐渐完善灌区水利数据中心网,优化功能分区及网络架构,扩展覆盖范围、扩充带宽,形成覆盖各灌区的水利信息业务网。

4)开发应用灌区管理“智慧大脑”

在感知到的和其他相关数据资源的基础上,基于对供水和需水动态变化的预测分析,开发应用数字灌区和智慧灌区管理系统,为灌区工程设施运行调度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组件、算力、算法等支撑。构建灌区水利模型和算法模型库,研究应用深度挖掘、智能学习。等技术, 建设可扩展的云端超算能力,提高灌区数据处理分析及业务应用能力,为灌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管理及防汛抗旱预测、预报、预警和预案提供技术保障。根据灌区的渠系、闸门等硬件设施的特性,以及灌区水量供需平衡情况和预报数据,对渠系输配水过程的模拟和优化,提供最佳输配水方案,为工程设施优化运行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8.6科技创新

加强水利科普工作:实施“水利科技特派员+”立体服务行动。采取“聘、选、派、育”等方式,组织全体县乡两级农技、畜牧、渔业、林业、农机、水利等涉农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包村联户”活动。进一步推动水利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全民水科学素养。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和推进水利人才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龙头,以人才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基层水利人才教育培养为基础,建立一支与水利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加快先进适用科技成果推广运用:大力开展节水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聘请省内外相关专家,组成较为稳定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制定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政策措施和重大技术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另外,针对建设中出现的重大科技问题,积极开展相关科学研究,进行科技攻关,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相关技术支撑。全面提高节水的技术含量与水平。充分借鉴国外先进节水经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实现节水方式的转变,由使用一般技术的常规性节水向使用先进适用技术的高科技节水转变

8.7行业能力建设内容

行业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二个方面:

1)硬件能力,主要包括行业组织单位的基础设施、办公条件、资产资金等。

2)软件能力,主要包括从业人员、知识结构、文化观念、社会关系、制度法规等。

9投资匡算及资金筹措

9.1投资匡算

9.1.1编制依据

本次投资估算主要参照安徽省和池州市近年以来已建成的类似工程投资和单位投资指标进行。此外还参照如下一些编制依据。

1)水利部水总[2014]429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以下简称《429号文》)。

2)水利部办公厅办水总[2016]132号文关于印发《水利工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计价依据调整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132号文》)。

3)建筑工程定额主要采用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以下简称《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5]389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概预算补充定额》,缺项子目采用2008年安徽省颁布的《安徽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补充定额》。

4)安装工程定额主要采用水利部水建管[1999]523号文颁发的《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缺项子目采用水建[1993]63号文颁发的《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中小型)、并按水利部水利建设经济定额站水定[2003]1号文予以调整。

5)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采用《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

9.1.2投资估算方法

本次规划中引调水及水系连通工程、灌排工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程主要结合近年本区内类似工程的市级投资单价指标,确定各类工程投资估算标准,见表9.1-1

 

 

9.1-1 池州市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工程建设估算标准表

序号

工程名称

估算方法

估算单价(万元)

重点水源及各项水资源配置骨干工程

根据单项工程分别估算

/

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

根据每个灌区建设内容和亩均投资分别估算

新建小(2)水库:2000万/座

改造小(2)水库:220万/座

骨干沟渠:新建20万元/km,改造10万元/km;骨干沟渠配套建筑物:5万元/座;/

圩垸治理和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

根据单项工程分别估算

/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

/

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

按亩均估算

3000元/亩(平均)

9.1.3投资估算

选取不同分区近些年已实施的典型片区工程投资概算作为投资估算依据。

根据灌溉发展的目标与任务,结合已有规划项目和实际建设需求等,进行投资匡算。根据上诉综合单价估算各项工程投资,经估算,池州市农田灌溉发展总投资为182.89亿元,其中水源工程84.07亿元;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3.99亿元,其中灌排骨干工程投资1.52亿元;新建大中型灌区49.94亿元;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11.72亿元;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30.29亿元;非工程措施投资2.88亿元。

 

 

 


9.1-2 池州市农田灌溉发展规划综合投资估算表

序号

项目

总投资(万元)

近期

中期

远期

2021-2025)(万元)

2026-2030)(万元)

2031-2035)(万元)

1

水源工程

840683.50

108613.92

466841.75

265227.83

1.1

新建鸿陵水库(石台县)

193250

32208.33

96625

64416.67

1.2

新建贡溪水库(石台县)

54750

9125

27375

18250

1.3

山阡里水库改建(青阳县)

45000

 

45000

 

1.4

新建花庙水库(贵池区)

144000

 

96000.00

48000.00

1.5

新建洪方水库(东至县)

112238.5

18706.42

56119.25

37412.83

1.6

新建花园水库(东至县)

29595

4932.50

14797.50

9865

1.7

新建杨井坞(东至县)

36500

6083.33

18250

12166.67

1.8

新建枫林水库(东至县)

186850

31141.67

93425

62283.33

1.9

广惠提升泵站(东至县)

10000

1666.67

5000

3333.33

1.10

高排闸提升泵站(东至县)

2500

416.67

1250

833.33

1.11

胜利站(东至县)

5000

833.33

2500

1666.67

1.12

下阮桥提升泵站(东至县)

5000

833.33

2500

1666.67

1.13

东至县北闸电力排灌站(东至县)

10000

1666.67

5000

3333.33

1.14

白沙洲村灌溉站(东至县)

6000

1000

3000

2000

2

大中型灌区改造

39894.06

11855.33

17022.40

11016.33

2.1

骨干工程

15164.06

4620.11

6738.13

3805.81

2.1.1

贵池区

6790

1131.67

3395

2263.33

2.1.2

青阳县

2715

452.50

1357.5

905.00

2.1.3

东至县

5659.06

3035.95

1985.63

637.48

2.2

田间工程

24730

7235.21

10284.27

7210.52

2.2.1

贵池区

10185

1697.50

5092.5

3395.00

2.2.2

青阳县

5815

969.17

2907.5

1938.33

2.2.3

东至县

8730

4568.54

2284.27

1877.18

3

新建大中型灌区

499395.46

7264.94

477600.64

14529.88

3.1

九华河灌区(青阳县)

6000

 

6000

 

3.2

青通河灌区(青阳县)

6705.17

 

6705.17

 

3.3

枫林水库灌区(东至县)

43589.64

7264.94

21794.82

14529.88

3.4

丁香河灌区(石台县)

12980

 

12980

 

3.5

秋黄尧灌区(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

430120.65

 

430120.65

 

4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117240

56372

42406

18462

4.1

贵池区

4115

1372

1371

1372

4.2

青阳县

15000

5000

5000

5000

4.3

东至县

86125

46000

30035

10090

4.4

石台县

12000

4000

6000

2000

5

高标准农田建设

302855

124411

132232

46212

5.1

贵池区

60425

20141

20142

20142

5.2

青阳县

64800

21270

20460

23070

5.3

东至县

162000

78000

84000

 

5.4

石台县

15630

5000

7630

3000

6

非工程措施

28800

8967

11066

8767

6.1

贵池区

11000

3667

3666

3667

6.2

青阳县

7200

2400

2400

2400

6.3

东至县

9600

2600

4500

2500

6.4

石台县

1000

300

500

200

合计

1828868.02

317484.18

1147168.79

364215.04

 

9.2资金筹措

拓展投融资渠道,做好资金筹措。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支持,加强招商引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水利资金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立长效、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池州市农业灌溉发展规划建设任务重,资金需求量大,需积极筹措资金,在发挥财政资金主渠道基础上,积极拓宽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对水利建设进行投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池州市人民政府是建设责任主体,积极主动争取国家和省级政策资金支持,以县、市级财政投入为主,建立和完善资金为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工程建设投入机制。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支持、民办公助、一事一议等举措,进一步探索创新模式,整合各项资金,确保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水利建设资金需求。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进一步加大前期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委省政府对水利建设项目支持。

二是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按照“先急后缓、近远结合、统筹推进”的原则,加大建设项目资金整合力度,统筹协调好水源工程、引调水工程、灌区续建配套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各类涉水项目资金,有序开展农业灌溉供水保障工程。

三是积极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积极使用政策性金融贷款,加大力度争取专项建设资金,推动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确保水利建设资金需求

本规划建设资金除争取中央投资外,其他均由地方申请专项债和地方财政配套解决。

9.3实施安排

池州市农田灌溉发展规划的实施,总体按照习近平“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国家的水利政策和贵池区的财力、人力情况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按照“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规划先期实施水源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节水改造工程应同步建设,优先安排节水项目和粮食增产潜力大、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好的项目

10实施效果与保障措施

10.1实施效果评价

本规划实施后能显著提高池州市的水量调蓄能力和抗旱能力,改善灌溉条件,提高农田灌溉能力和灌溉保证率,改善区内生态和水环,为美丽乡村建设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10.1.1经济效益

本规划通过对灌溉水源和灌区进行改造,远期水平年新增灌溉面积15.8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52.68万亩。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将灌溉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对水环境也有了进一步改善,增加水产养殖量,减少了农业生业成本

10.1.2社会效益

本规划实施后,提高农田灌溉的灌溉保证率,减少项目区旱、涝损失,增大了区域种粮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民人口的稳定,缓和或减少了农民用水的矛盾,保障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同时,通过村庄河塘疏浚,提高良好的农村水环境,有利于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进农民群众的生活习惯、提高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0.1.3生态环境效益

规划实施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河道无水变有水,死水变活水,河道水质提高,可有效提高农村水资源承载能力,保障生态用水,保护生态资源,改善区内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面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0.2环境影响评价

10.2.1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建设过程中,将排放一定量的废水、废气和噪声,并因开挖、占地和运输等工程活动,将在施工期间对局部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占用耕地,影响农业生产

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建设过程中,施工期要修筑一些临时工程,基础开挖、施工场地材料的堆放、土料的开采与弃土的堆放会不可避免地占用了一部分耕地,临时占地的植被将遭到临时破坏,永久性占地植被将被丧失,影响农作物生长,同时,建设过程中,由于渠道挖损或压埋规划区域的原地貌形态和地表林草、作物植被,使原有的耕地结构遭到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

2)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工程施工过程中,弃渣和料场开采占用大量土地,对地貌景观和植被的损坏很大,随意弃渣,极易造成局部水土流失、淤塞河道、抬高下游河道水位等。此外,工程建设开挖造成大量的裸露边坡和缺乏耕作层土壤的闲置地产生,自然恢复植被困难,在外应力如风和雨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直接侵蚀基础,甚至造成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

3)施工现场噪声污染

该规划工程在施工期使用的部分机械和运输车辆及施工开挖、钻孔、混凝土浇筑等施工过程,会发出一定噪音,造成噪声污染,施工期间,由于施工人员活动频繁,机械进出较多,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4)扬尘及废物的污染

工程施工所产生的大量粉尘将会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和人群健康带来一定不利的影响,施工产生的污水排放量大,施工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主要是日常生活排放的,这部分对农田无污染,但有机物含量高,容易孳生蚊蝇产生病原菌,易传播疾病,对施工队伍造成危害。生产废水主要来自砂石料的冲洗、机械冲洗等,悬浮物含量较高,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江河,会造成下游水质下降,影响城镇和居民用水质量。

10.2.2工程竣工运行后环境影响评价

1)对区域水文水势影响评价

工程的建设将美化和改善河流河段的环境,在恢复河道面貌、改善水质、淤泥变废为宝等方面给当地居民带来一系列的好处,使得河道与岸边交通、绿化等融为一体,将清水绕村的崭新活力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给开发旅游资源创造了条件。

2)对污染物运移传输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工程竣工后,将会减少水、肥、药的流失,减轻了农业的面源污染。部分地区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了地表水与土壤深层流失水量,使得田间养分、农药的流失量大大减少,对潜层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也随之减轻,有利于保护水质,也可避免渍害和盐碱灾害的发生。

3)生态系统影响

该规划建设工程实施后,可以美化池州市生态环境,田间路两侧新建生态景观林,能够改善规划区的环境质量,渠道衬砌、水库除险加固、边坡治理等措施均能够减少规划区目前的水土流失现象,同时,可以适当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对防风固土、涵养水分、调节农田小气候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规划区各种配套建筑物的兴建和绿化的实施,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4)土壤系统影响

本次工程实施后,减轻了旱涝灾害,提高了池州市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系数和灌溉保证率,可大大减少输水和漏水损失,减少能源消耗,排水系统完善后,涝水能及时排出,地下水位可以得到控制,防止地下水位过度升高,同时可以防止潜水过度蒸发,阻止盐分在土壤表面累积。

5)社会经济环境影响

工程项目实施后有利于改善和维护规划区的生态环境,促进高产、高效、优质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时加大了对水资源的保护,使水环境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对农村的社会稳定、生活条件的改善有重要意义,为池州市社会经济及精神文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对环境影响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工程对规划区的不利影响很小,主要是施工阶段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是小范围的、短暂的,可通过一定的措施加以减免。工程建成后,能大大改善和美化环境。该规划区域内建筑物配套完成后,可减少水流对土体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现象。总之,本工程对周围环境无较大影响,从环境影响角度论证是可行的。

10.3资金等要素保障

1)加大投入,保障工程的建设。县、乡镇两级人民政府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采取有效的融资方式,建立合理的投资机制,逐步加大投入,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确保工程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2)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加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可采取个人兴建、股份制兴建等多种形式,创新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公众参与度。

10.4组织保障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确保规划的实施。为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池州市成立专门组织,切实加强领导,建立行政领导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确保规划的落实。

2)采取有效措施,分期安排实施。本次规划实施年为2023年至2035年,县、乡镇两级人民政府和县水务局将采取有效措施,分轻、重、缓、急和重点,研究落实分年度实施内容。

3)认真做好各建设项目的论证和比选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立项、审批,并按勘测设计规范逐步完成不同阶段的规划设计任务。

4)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人员素质。科技创新与人员素质是实施规划的技术保障,要切实加强科技创新,从积极参与相关专题的技术研究,组织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入手,提高人员素质,确保规划方案的实施。

附件

附表1-6

附图1、池州市水系图

附图2、池州市可发展耕地后备资源现状图

附图3、池州市秋黄尧灌区规划方案布置图

附图4、池州市中型灌区现状分布图

附图5、池州市高标准农田现状分布图

附图6、池州市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布置图

附图7、池州市现状灌区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叠加一张图

附图8、池州市大中型灌溉水源工程改造与新建规划布置图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安装pdf软件 [在线安装], 或下载本PDF文档 [点击下载]。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安装pdf软件 [在线安装], 或下载本PDF文档 [点击下载]。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安装pdf软件 [在线安装], 或下载本PDF文档 [点击下载]。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安装pdf软件 [在线安装], 或下载本PDF文档 [点击下载]。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安装pdf软件 [在线安装], 或下载本PDF文档 [点击下载]。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安装pdf软件 [在线安装], 或下载本PDF文档 [点击下载]。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安装pdf软件 [在线安装], 或下载本PDF文档 [点击下载]。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安装pdf软件 [在线安装], 或下载本PDF文档 [点击下载]。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安装pdf软件 [在线安装], 或下载本PDF文档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