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nba_外围体育投注app-【体育娱乐】

图片

图片

索引号: 11341800003280140M/202403-00052 组配分类: 政策措施
发布机构: 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标题: 让消费更安全,让消费者更安心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3-15 发布日期: 2024-03-15
废止日期:
让消费更安全,让消费者更安心
发布时间:2024-03-15 10:19 来源:池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我市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12315热线、消费维权站等及时受理化解各类消费纠纷——

让消费更安全,让消费者更安心


图为3月14日上午,贵池区清溪街道翠屏苑社区开展“3·15”主题宣传活动现场。 记者 杜龙菲 摄


盲目跟风购买保健品、办了储值卡店铺却“人去楼空”、货已售出概不退换……一直以来,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让消费者“苦不堪言”。

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对于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对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加强消费者权益维护,着力打好维权“组合拳”,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畅通,不断提升消费者的幸福感。

强化平台建设 畅通消费维权渠道

“你好,这里是池州市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

“我在一家理发店护理头发,护理前商家告知为38元,之后却让我付58元。”

“好的,我们尽快帮您处理。”

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第一时间会拨打12315投诉举报。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便民服务热线作用,做到有诉必接、有问必答、有案必查、有查必果,确保投诉举报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2023年,全市12315平台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2.81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72.87万元。

在利用线上平台解决消费纠纷的同时,我市还通过各级消保委、消费维权站,线下受理化解各类消费纠纷。

不久前,王女士在主城区毓秀门农贸市场买了一条30多元的活鱼,让商家进行宰杀,便离开现场到二楼购蔬菜。回家后王女士认为鱼不太新鲜,商家存在换货嫌疑。由于无法确定责任方,他们来到农贸市场内的消费维权服务站,请求协调解决。经过服务站工作人员调取视频监控查看,没有发现换货行为,经耐心调解,半个小时后,双方互谅达成一致。“设立这个服务站就是为了进一步畅通顾客投诉渠道,第一时间解决顾客‘鸡毛蒜皮’的小事,力争将消费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和解在市场。”该服务站负责人陈诚告诉记者,农贸市场消费维权服务站自2021年3月15日成立以来,已收集群众意见建议65条,协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86件,处理消费投诉17起,得到商家和顾客的一致认可。

如今,在我市大型企业、商场超市、农贸市场、乡村等处,像这样的消费维权服务站共有825个。

据统计,2023年全市各级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76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7.6万元,接待来访和咨询2694人次。

弘扬诚信理念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3月9日,记者在九华山风景区一家工艺品店看到,“放心消费、无理由退货”标识标牌摆在店内醒目位置。商家李和明笑着说:“参加‘七天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打消了顾客的顾虑,如今店里的营业额提高了不少。”

2008年,李和明在九华山风景区经营工艺品店,因店面位置优越,顾客络绎不绝,但消费纠纷也时有发生。2020年,九华山风景区市场监管局顺应消费维权新趋势,启动线下实体店“七天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首批80多家玉器珠宝、旅游工艺品、土特产等实体店报名参加,李和明的店铺便是其中之一。“如顾客购买商品后,感到不满意、不合适,可在七天内无理由免费办理退货退款。自参加活动以来,我们累计为消费者成功办理退货10余起,退款1万多元。”李和明说。

近年来,我市建立线下实体店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赔偿先付制度,目前全市共有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4312家。2023年,办理无理由退货1526件,涉及退款金额6.97万元。

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示范街区、示范乡村、示范行业协会商会、示范县区等五大类创建活动,积极打造放心消费示范城市。2023年,新增参加创建经营户2700余家、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4家、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20家。组织参与“皖美消费新场景”评选活动,池州商之都购物中心、杨田农展中心等6家单位入选2023年度皖美消费新场景百强。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放心消费导航系统获评“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优秀案例。

加强监管执法 守牢市场安全底线

“阿姨,你在购买保健食品的时候,一定要认准产品包装上的‘蓝帽子’标志。”1月10日,东至县洋湖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通过进农村、进商超等形式,开展了一场老年消费宣传教育活动。

为提高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意识,2023年,我市开展现场消费教育引导活动28场次,举办新闻发布会1次,印发宣传资料26000余份,就食品安全、老年人防诈骗、未成年人保护、预付式消费等发布消费警示30余条。

在加强教育宣传的同时,我市不断加大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打击力度,持续优化消费环境。2023年,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持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校外培训机构、长江禁渔、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等专项整治,查办各类行政处罚案件2271件,涉案货值2000余万元,罚没款780余万元。

“看到大米重金属超标的新闻,不知道自己买的大米安不安全,于是网上预约了‘你点我检’,没想到市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很快派专业人员联系我,对我指定的大米进行现场抽样送检。”市民檀琴在永辉超市购买大米时,对“你点我检”活动赞不绝口。

近年来,我市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菜篮子”“米袋子”等重点民生食品,常态化开展“你点我检”便民服务活动。2023年,根据2000余份网络投票、300余份调查问卷,确定了糕点、粉丝粉条、食醋等18个食品品种为抽检品种,共完成“你点我检”205批次,合格率99.5%,对不合格1个批次产品予以立案查处。

“市市场监管局、市消保委将继续做好消费教育引导、放心消费创建、执法监管和消费纠纷化解等各项工作,积极构建消费者友好型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获得感,促进消费活力迸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张文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