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nba_外围体育投注app-【体育娱乐】

图片

图片

索引号: 11341800003280140M/202104-00121 组配分类: 部门解读
发布机构: 池州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三农
标题: 【市农业农村局文字解读】《池州市支持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政策解读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1-04-02
废止日期:
【市农业农村局文字解读】《池州市支持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1-04-02 15:44 来源:池州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1年3月31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池州市支持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池政办秘〔2021〕24号),以下简称《奖补政策》。根据“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现由市农业农村局对此政策作如下解读: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2020年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我市选择茶叶、九华黄精、池州鳜鱼、皖南土鸡(以下简称“四业”)等作为特色主导产业,积极打造以“四业”为主的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为引导“四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我局起草了《奖补政策》。

《奖补政策》起草的主要依据是《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的意见》(皖政办〔201921号)《池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池州市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池农工组〔20192)和《池州市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池政办〔202027号),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等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奖补政策》。

       二、起草过程 

       2020年5月中旬,我局按照市政府要求,在认真梳理学习国家、省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着手起草了《池州市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含<奖补政策>)(初稿)》;5月30日,我局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相关领导、局属各相关单位、各业务科室对《池州市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含<奖补政策>)(初稿)》进行了讨论;6月22日,市政府分管领导组织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局属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形成了《池州市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含<奖补政策>)(讨论稿)》;7月上旬,市政府组织市直相关部门对《池州市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含<奖补政策>)》进行了讨论,形成了《池州市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含<奖补政策>)(征求意见稿)》,我局向各县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发送了征求意见函,部分单位提出了修改意见,《池州市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含<奖补政策>)》根据征求的意见进行了完善和修改。7月下旬,市政府主要领导听取了包含《池州市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含<奖补政策>)(征求意见稿)》在内的等文件起草情况的汇报,市直各相关部门展开再次提出了意见和建议。8月7日,我局在网站上对《池州市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含<奖补政策>)(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8月中旬,市政府组织赴安徽黄山、宣城和浙江衢州、湖州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外市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并听取了考察人员关于《池州市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含<奖补政策>)(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根据大家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根据市政府要求,拟由市财政局将全市产业奖补政策汇总后统一印发,故决定不将《奖补政策》纳入《池州市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送审稿)》内容。10月上旬,我局将修改完善后的《奖补政策》报市财政局,市财政局再次进行了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12月22日,市市场监管局对《奖补政策(送审稿)》进行了公平性竞争审查。12月28日,市司法局对《奖补政策(送审稿)》进行了合法性审查。12月30日,市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奖补政策(送审稿)》。

       三、工作目标

       通过几年时间的奖补示范引领,使“四业”为主的特色产业种养规模明显扩大,加工能力明显提升,总产值明显增加,品牌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健全产业链为重点,构建“种养加运游”一体化格局,以全产业链建设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重点,紧抓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建设优质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四、主要内容

     《奖补政策》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指导思想,第二部分是支持政策,第三部分是附则。此《奖补政策》主要对茶叶、九华黄精、池州鳜鱼、皖南土鸡为主的“四业”等特色产业的奖补,发挥“四业”为主的特色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突出扶大扶强和补短板,采取择优奖补的方式。

       一是对茶叶发展的奖补注重提质增效。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验收合格的给予一次性奖补,鼓励通过提高茶园的基础设施、提高品种品质等方面,创建高标准茶园,提升茶叶和茶园品质。对达到标准的茶叶社会化服务组织给予一次性奖补,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较大,但是茶园的管理水平相对不高,通过对茶园的绿色防控、机修机采、中耕除草等达到一定面积的社会化组织进行鼓励,有利于提升茶产业效益。

      二是对九华黄精发展的奖补注重规模化。对发展林下种植通过验收的给予相对应的一次性奖补,我市是丘陵地带,山场、竹林等资源比较丰富,黄精作为特色资源,值得大力发展,但是目前全市黄精种植面积相对较少,不能满足本地加工量需求,要提升黄精产量。 对引进省级以上知名企业建设生产基地达到标准的给予一次性奖补,目前池州市虽然有一部分黄精加工企业,但是大多规模比较小,加工产品科技含量不是很高,通过引进知名企业,利用企业的科研能力和市场,提升全市黄精“走出去”水平。对新建初级加工厂且年加工达到标准的给予一次性奖补,我市是黄精原产地,加大产地初加工的发展,在产区建立清洗、整晒、切片等初加工,可以提升黄精产业初加工水平和能力,为精深加工提供良好基础。

      三是对鳜鱼发展的奖补注重全产业链的构建。对当年新建育苗设施和供应池州本地苗种达到标准的养殖户给予一次性奖补,我市养殖鳜鱼历史悠久,鳜鱼养殖水面也比较充足,但是由于鳜鱼育苗成本比较高,容易感染疫病等原因,目前全市育种主体较少,鳜鱼苗主要来自于外地,通过加大对新建温控大棚、孵化池、环道等育苗设施的支持,提升全市鳜鱼良种水平。对主养面积且亩均养殖量达到标准的给予一次性奖补,目前全市池州鳜鱼养殖面积还不是很大,要擦亮叫响“中国鳜鱼之乡”,必须增加养殖规模,提升鳜鱼的产量。对销售成品或加工产品达到标准的经营主体以及购置深加工设备开展产品开发加工达到标准的企业按政策给予一次性奖补,鳜鱼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鱼,我市作为鳜鱼的主产地,更应利用好优质资源,发挥池州鳜鱼“鲜活”比较优势。同时我市鳜鱼加工能力几乎没有,要想延伸池州鳜鱼产业的链条,必须抓住加工的关键环节,最大程度提升池州鳜鱼价值。

      四是对皖南土鸡的奖补注重产品开发。对新建生产线达到标准的按照设备投资额的20%给予一次性奖补,池州市皖南土鸡养殖业一直发展良好,但是主要是活鸡,在疫情过后,现在要求活鸡不能进市场。通过发展土鸡冷链、真空包装、分拣清洗等生产线,建设高标准家禽屠宰场,可以有效解决活鸡不能上市的难题,帮助皖南土鸡产业做大做强。对当年销售加工达到标准的经营主体给予一次性奖补,全市目前没有一家投产的禽类屠宰场,仅有一家禽类加工企业在建,要想把皖南土鸡链条延伸,做大做强,就必须提升加工能力。

      五是奖补政策更加注重要素保障。对获得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认证的经营主体给予一次性奖补,通过开展省级长三角基地创建,可以提升全市农产品供应长三角质量和水平,为我市农业产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保驾护航。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农业特色优质产业进行公共宣传。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拥有优质的农产品,离不开品牌的宣传和推介,通过公共品牌运营,有效提升全市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产品竞争力。对当年参加“四业”特色农业保险的,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补助。众所周知,农业产业投资长,见效慢,受气候影响较大,尤其是茶叶、九华黄精、鳜鱼、土鸡等特色产业险种,通过扩大特色农业保险范围,丰富保险品种,可以降低农业经营主体和大户的风险,提高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对金融信贷给予支持,农业产业一般投资长,见效慢,在融资过程中,抵押物较少,通过发挥“劝耕贷”“红色信e贷”等金融产品作用,优先支持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可以解决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保障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五、创新举措

        一是以“四业”为突破口,突出了我市特色产业的定位,以点带面发展。二是实行择优奖补,不实行普惠制奖补,不撒胡椒面,突出扶大扶强。三是突出加工业,鼓励发展九华黄精产地初加工、鳜鱼产品深加工、皖南土鸡精深加工,对年产或者年销售额达到标准,以及购置相关加工设备符合标准的给予一次性奖补。四是突出品牌效应,鼓励规模化发展和产业链构建,安排资金支持农业特色优质产业产品公共宣传,对获得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认证的农业特色优质产业经营主体给予一次性奖补。

        六、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是做强“四业”加工业,突出对加工业的扶持,补强我市的农产品加工业短板。二是做响品牌,拿出专门资金,用于以“四业”为主的区域公用品牌运营,提升品牌价值。三是对政策支持的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分析财政资金的扶持效果。

(解读人: 余相桃       咨询电话:0566-22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