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 > 工作简报

【池州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简报2025年第6期】朱浩东在调研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工作时强调 坚持市场化导向加强供需对接
政企协同推进物流降本增效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8-21 17:20
[字体:]

8月13日上午,市委书记朱浩东深入市经开区、平天湖风景区,实地调研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工作推进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季度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市场化导向,加强供需对接,政企协同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制造+服务”深度融合。
  朱浩东先后来到安徽智运共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美的电商物流园、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池州市分公司,实地察看了解企业运营、项目建设等情况,认真听取我市电商与快递物流行业合作、交邮合作情况汇报。随后,朱浩东主持召开座谈会,与相关物流运输企业、物流智慧信息平台、电商物流园、制造业企业、农产品销售企业负责人深入讨论交流。朱浩东边听边记,积极回应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要求有关部门逐条研究解决。
  朱浩东强调,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当前,池州经济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上升期、关键期,亟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要立足池州区位交通优势,结合池州产业特点,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加强政策引导与新浪体育nba赋能,聚焦供、需、运等关键环节,坚持育龙头、搭平台、抓项目,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推动我市物流业由“散小弱”向“聚大强”转变。要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建议,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精准破解物流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贺东在全市重大项目谋划工作汇报会上强调
持续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8月6日下午,全市重大项目谋划工作汇报会召开。市长贺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方能斌主持会议,副市长何刚、胡军保、储晓焱参加。

会上,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及市直有关部门分别汇报了本地区、本领域新谋划的具有牵引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情况。
  贺东指出,今年以来,在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全市重大项目谋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也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各地各部门要把项目谋划作为工作常态,融入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等重点工作,在谋中干、在干中谋,形成重大项目滚动储备、接续实施的良好局面,切实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贺东强调,要准确把握项目谋划重点,坚持系统观念,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按照“站位要高、视野要宽、格局要大”的要求,围绕壮大主导产业、提升城市能级、补齐民生短板,谋深谋准谋实重点项目。要大力提升项目谋划质效,紧扣“高新大”这条主线,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投入和产出、政府和市场、重点和全面的关系,把国家所需、池州所能、群众所盼结合起来,持续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十五五”规划盘子。要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实施,强化项目争取、项目推动和项目保障,确保项目谋划工作环环相扣、压茬推进、早日见效,不断为池州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增强后劲。


【专班工作】

7月9日,市级层面综合办公室召开改进作风、访企入村专题行动一类问题办理工作调度会。

7月15日,市营商环境办召开有关企业诉求问题办理协调会。

7月18日,市营商环境办研究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工作。

7月24日,市级层面综合办公室召开改进作风、访企入村专题行动一类问题办理工作调度会。

8月5日-8日,市营商环境办调度《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任务清单(2025版)》落实情况。

8月12日,市级层面综合办公室组织参加全省改进作风、访企入村专题行动交流推进电视电话会议。

8月15日,市营商环境办研究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提案办理工作。

8月18日,市营商环境办面对面协调解决有关企业反映问题诉求。


【县区动态】

东至县:聚力优化营商“软”环境增强发展“硬”实力。今年以来,全县持续擦亮“东风送暖 至优服务”营商环境品牌,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1-8月,全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机制创新。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设立企业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全程帮办代办服务,涵盖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报建等复杂事项,为县内投资额1亿元及以上且固定资产投资达60%以上工业项目购买节能报告编制、施工图审查等8项中介服务,1-8月,专区累计提供专窗服务2300余次,帮办代办服务400余次,为企业节省中介费用超10万元。服务提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打造“15分钟新浪体育nba圈”,县新浪体育nba大厅设立 1个社会事务综合窗口,2个主题窗口、6个行业窗口,全县13165个事项均可通过安徽新浪体育nba网、皖事通、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实现“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1-8月,专区累计服务8600余人次,大厅共办件850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100%。法制护航。以法治营商环境为保障,印发实施《东至县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展“综合查一次”改革,推行多领域市场主体“首违免处”制度,1-8月,累计办理“首违免处”柔性执法案件60起,免罚金额超53.88万元。


青阳县:服务升级提质效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全县落实各项税费优惠1.02亿元、同比增长54.77%。政策宣传精准滴灌。营造“法治护企”氛围,以税收宣传月为契机,开展“税法进高铁”活动,通过涉税服务专项恳谈互动、以案说税课堂等形式,向企业和纳税人普及税收法治理念,成功引导180余户本地特色文旅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诚信纳税承诺书》。发票服务提质增效。依托电子税务局推行“线上申请+自动审核”模式,新办企业数电票核定平均耗时压缩至0.5个工作日,95%纳税人实现“零跑动”。组建“发票服务专班”,通过税企微信群推送数电票操作指南,在经济开发区设置自助办税区,开展“一对一”辅导超5000人次。构建智慧服务体系。依托征纳互动平台,构建“7×24小时”智能咨询+人工坐席服务机制,日均处理疑难咨询102件,有效响应率达99.44%。建立“政策推送+需求响应”机制,定制推送政策包8400余次,远程解决复杂问题74个,平均响应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


【部门传真】

市市场监管局: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精准护航企业发展。发明专利数量量质双升。积极推广新材料、节能环保领域专利快速预审服务,累计完成预审备案企业125家,通过快速预审授权发明专利105件,平均授权周期缩短至65天。开展发明专利流失预警,上半年池州市发明专利流失数量全省最低。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成效显著。大力实施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工程,围绕九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建设2025年市级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中心13家。截至6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22件,同比增长17.1%;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6.8件,同比增长17.5%;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232件,同比增长36.7%,增速全省第一。商标品牌建设持续加强。成功举办“池出好味”区域公用品牌推介会暨“创业辅导第一站”直播电商专场活动,聘任品牌推荐官,发布直播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和合规经营指引,邀请知名直播企业、主播分享经验,助推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壮大。专利转化与金融赋能加速融合。深化高校和科研院所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梳理池州学院、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存量专利231件,成功促成58件专利转化。结合“创业辅导第一站”专场活动开展银企对接,上半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14.64亿元,排名全省第5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活动”入选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十大典型案例。


市交通运输局:聚焦“三效”持续发力推动物流降本。政策协同落地见效。制定印发《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ETC用户通行费无差别95折优惠等政策,积极落实班线客运车辆、货车免申即享补贴政策,推进一系列减税降费、降低成本举措落地。截止目前,已减免车辆886.65万车次、优惠金额1.42亿元,其中绿通车辆2.38万车次、优惠金额26.75万元,矿产品运输车辆142.15万车次、优惠金额6711.13万元。完善设施发挥功效。聚焦“三纵两横五联”高速公路网和“七纵五横五联”高等级国省干线网,提速东鄱、宁纵、宣东160公里高速公路和青阳至红石、殷汇至查桥等200多公里国省道建设,完成516公里农村道路提质改造,与长三角、合肥都市圈等数条高速公路实现互联互通。通道建设加速,东向借港出海,深化与沪浙苏等沿海港口合作,实现域内长江航道70%江海直达,全市生产性泊位岸线8990米、泊位达85个,位居全省前列;铁路、航空物流有序复苏,路水空物流加速奔跑,打通实体经济“筋络”。精准施策提质增效。投资5.2亿元、建成占地263亩的韵达安徽(东至)快递电商总部基地,承载池、铜、宜等周边市快递物流业务;争取省邮政公司投资1.08亿元建设邮政区域分拨中心项目招标经挂网、预计本月开建;贵池区矿产品铁路运输专用线、安徽交控东流新材料运输廊道、青阳宝镁运输廊道等加快建设,建成矿产品运输廊道104公里,年运输量达2.55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非公路运输占比增至50%以上,降低物流成本10%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