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贯彻落实举措
|
责任单位
|
一、更大力度提振消费
|
(一)着力提升消费能力
|
1
|
贯彻执行省最低工资标准,做好我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工作。落实企业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破格晋升直接认定相关政策,推动技术工人技能薪酬双提升。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2
|
积极落实国家、省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医保财政补助政策。动态调整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国资委)、市医疗保障局
|
3
|
推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人群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左右。在全市城市社区打造“三公里”就业圈,加快建设充分就业社区。推进以工代赈专项资金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务工500人以上。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
|
(二)扩大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
|
4
|
谋划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扩围支持设备更新项目,统筹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聚焦重点领域,加大消费券发放力度,引导企业配套开展让利促销活动。
|
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国资委)
|
5
|
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
|
市税务局
|
6
|
组织开展“徽动消费 乐享池州”系列促销活动300场以上。
|
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
7
|
积极培育演艺、健康、家政等服务消费创新场景。
|
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商务局
|
8
|
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建设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6个、农村幸福院31个。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全部开设普惠性托班,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6个。
|
市民政局、市教育和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
|
(三)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
|
9
|
支持企业参与消费新场景供需合作机会清单,打造“皖美消费”新场景5个以上。
|
市发展改革委
|
10
|
力争创成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条,争创安徽省商文旅融合发展集聚区。
|
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
11
|
推出一批示范性、引领性、带动性强的文旅项目,积极申报国家、省级文旅消费新场景示范试点和品牌。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12
|
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全国首店、省市首店。
|
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
13
|
招引冰雪场地设施建设项目,组织大众冰雪季活动。
|
市教育和体育局
|
14
|
出台支持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进农村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争创省级长三角康养基地。
|
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
|
(四)扩大高品质文旅产品供给
|
15
|
加大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资金申报争取力度,加快推进四大片区规划落地。
|
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
|
16
|
力争石台天路风景道创成省级旅游风景道,加快推进美丽公路建设。
|
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
17
|
支持文化场馆创建旅游景区,建设公共文化空间20个以上。支持华龙洞遗址争创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举办520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鼓励景区实施门票减免、淡季免费开放等政策。对组织入境团体旅游的旅行社给予奖励。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18
|
举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30场以上,推出5条专属旅游线路,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支持。
|
市教育和体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
19
|
召开全市民宿产业发展大会,发布池州民宿品牌和标识,积极培育全国甲级、乙级民宿、皖美金牌民宿。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二、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
(五)强化重大项目牵引
|
20
|
开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攻坚年”行动,新开工亿元以上市重点项目200个以上,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80亿元以上。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谋划储备一批“两重”项目,争取纳入省重大项目建设保障机制。
|
市发展改革委
|
21
|
全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场景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力争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500个、到位资金1200亿元以上。
|
市投资促进局
|
22
|
加强重大项目分级分类谋划,开展重大项目策划评议,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借助高水平智库,加强项目谋划储备。
|
市发展改革委
|
(六)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
|
23
|
增强市属国企核心能力,推动市属国企提升市场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启动文旅REITs项目,打造新业态新场景。
|
市财政局(国资委)
|
24
|
加快推进高速、国省干线、水运、绿色储能基地、排水防涝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
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
25
|
加大教育、体育、养老、医疗等民生领域补短板项目实施力度,实现社会领域投资稳步增长。
|
市教育和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
|
26
|
出台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积极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
|
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
(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
27
|
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5个以上。建立市、县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向金融机构推送民间投资项目信息。规范实施特许经营项目,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建设运营。服务和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
市发展改革委
|
28
|
对符合用地报批条件的民间有效投资项目用地需求应保尽保、能保快保。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9
|
新增能耗用于民间投资项目占比不低于70%。
|
市发展改革委
|
(八)加强项目建设要素保障
|
30
|
抢抓省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政策机遇,加强专项债项目储备申报、审核筛选,做好项目发行、调度推进等工作。
|
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国资委)
|
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