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车、云端赏花、古村夜游… …“五一”假期,九华山风景区开启“白加黑”模式,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打造“文旅+”新业态,吸引八方来客。5月4日,记者随着人潮,体验别样的九华“慢游记”。
晨光初现,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已聚集了众多游客。“今天一路上特别‘丝滑’,没怎么堵车,停车也很便捷。”来自合肥的游客汪婧快速停好车辆,乘坐景区大巴车抵达九华老街,开启轻松假日之旅。
这番便捷且松弛的背后,是九华山风景区在假期使出的“科技智能魔法”。面对每天巨大的进山车流,风景区交警部门通过“导航+人工”“空中+地面”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路面实时车流动态,灵活调整“潮汐车道”的分配,实现远端调控与近端分流。在可容纳5000余辆车的换乘中心停车场,12台智慧停车查询系统“驻守”在各进出口。“游客只需输入车牌号,系统就能立即显示车辆停放的具体位置,还会提供最优路线指引。”九华山风景区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工作人员说。
日头渐高,九华老街人流如织,却秩序井然。老街附近的福厚山居民宿里,几名游客围坐在茶桌前,细细品味着素食和春茶。“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急于爬山,而是选择‘躺平去班味’,真正放松身心。”民宿负责人方逸说。
午后,花台景区“天街花市”的高山杜鹃花美不胜收。游客王译萱身穿粉色上衣,站在一簇杜鹃花旁拍下照后,便通过微信小程序上传自己拍摄的照片。“你瞧,我们不仅能现场赏花,还能上传照片参与评比,也能参考别人的拍摄角度,太有参与感了!”她兴奋地向记者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
花台索道市场总监叶沛介绍,“五一”假期正值高山杜鹃盛开期,景区特别策划了“寻找花仙子”主题活动,鼓励游客与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合影留念。同时还邀请多位文艺达人,共同开发融合杜鹃元素的非遗文创项目,让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在山野间交相辉映。假期里,花台景区迎来20000余人次游客,共赏春光。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九华乡老田村的吴氏宗祠内,黄梅戏艺术团的演员们水袖翻飞,唱腔婉转悠扬。游客与村民围坐八仙桌旁,或凝神聆听,或拿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沉浸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走出宗祠,漫步古村夜市,茶馆里飘出阵阵民谣,老田剧场热闹非凡。省级非遗九华布鞋制作技艺展示,以青阳农民画为灵感设计的纸扇、丝巾等文创产品,吸引众多游客驻足选购。
“ 白天赏花,晚上走进灯火通明的古村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一趟真是不虚此行。”河北游客王维汉感慨道。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九华山老田古村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0000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500% 。
九华山风景区还推出九华文创市集、特色咖啡与茶文化体验、飞“阅”九华直升机体验、“瞬息魔方”XR体验等多元“文旅+”新业态,为游客解锁全新度假方式,展现出强大的旅游吸引力与蓬勃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