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外围体育投注app > 政务要闻

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未来产业“小树变大树”
——池州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阅读次数: 作者:记者 徐婷 信息来源:池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4-11-27 08:08
[字体:]


图为安徽铜冠铜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正式投入使用的无人智能AGV自动引导车正在工作中。 记者 吴骏 摄


有效发挥高能级科创平台作用,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2024年10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重要讲话摘录


  仰望苍穹——“智神星一号”液体运载火箭预计明年首飞,“池州造”奔向更辽阔的星辰大海。
  俯瞰大地——千亿级镁基新材料产业集群“破土发芽”,池州迈向更“镁”好的明天。
  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当前,池州正立足自身优势,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前瞻布局培育未来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前瞻布局
  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11月12日,走进位于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的安徽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装车间,一枚直径3米多、全长50米的“智神星一号”液体火箭映入眼帘,技术人员正在对其进行总装测试。据介绍,这是首枚池州造液体运载火箭,标志着我市商业火箭正式步入产业化,预计2025年3月首飞。
  “公司之前发射的都是‘谷神星’固体运载火箭,它以搭载近地轨道小卫星为主,虽然机动灵活,但运载能力只有
  400公斤。考虑到商业卫星发射需求日益增长,公司又自主研发了‘智神星一号’液体运载火箭。”该公司动力制造部副部长肖子学介绍,“智神星一号”液体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达到5吨,可同时搭载多颗卫星,将大幅度提升火箭的运载能力,为星网等项目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公司研发和装配人员正在进行各项试验和首飞准备工作。
  安徽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打造制造、发射、运营于一体卫星全产业链,支持运载火箭及发动机等零部件研发应用。我市抢抓机遇,以星河动力为龙头,超前布局航空航天未来产业,全力打造航天智能制造产业园。截至目前,已引进落户飞渡航天等商业航天及关联项目,正在洽谈星移联信、炎黄国芯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如今,池州通往商业航天“星辰大海”的道路不断延展。
  在位于青阳县的安徽宝镁轻合金项目浇筑生产线上,一块块镁合金锭正在被生产出来。作为我市推进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安徽宝镁轻合金有限公司正围绕镁基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轻合金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谋划推进镁基储氢材料和镁离子电池项目。
  “在储氢材料、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生物医学等领域,镁合金都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应用前景,同时,新的镁合金加工技术和创新应用仍在不断涌现,我们要延续技术迭代创新基因,争取做到建设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安徽宝镁轻合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龙说。
  得益于安徽宝镁的“磁吸”效应,路飞镁业、京工建、鑫建友、思特克、苏美新能源、安显新材等数十家优质企业在青阳经开区加速集聚,前景可期。
  为加速培育镁基新材料产业,今年,我市出台《池州镁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4-2026年),围绕建设镁基新材料生产、应用、创新、人才四大基地和聚力培育千亿级镁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实施三年攻坚行动。
  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需要,也是培育新兴产业、抢占科技产业竞争制高点的必然选择。今年,我省制定了《安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方案(试行)》,明确“7+N”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和方向。我市结合实际,正加速布局商业航天、镁基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
  练好内功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1月12日,在安徽铜冠铜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科研人员正认真做着研究;生产车间内,伴随着收卷辊的运转,一卷卷薄如蝉翼的HVLP铜箔被慢慢卷起。
  “相较于常规铜箔,HVLP铜箔表面的轮廓度更低,在5G通讯和AI领域能够实现更加快速、极低损耗的信号存储。”公司总经理印大维介绍,近年来,国内铜箔产量快速提升,但高性能铜箔的占比较低,高端铜箔市场仍被日本和欧洲等国占领。2018年,公司制定了高端铜箔攻坚计划,全力投入5G通讯用HV?LP铜箔的研发。
  “经过几年努力,铜冠铜箔自主开发出适用于基站服务器、AI计算机等领域的RTF和HVLP系列铜箔,并成功将HVLP系列产品推广至行业头部企业,实现了关键领域材料的国产化替代。目前,我们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可以大批量生产高端铜箔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耐热性和信号传输稳定性方面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印大维说。
  这样的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印大维直言:关键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目前,我们正在突破‘卡脖子’难题,研发一些被国外垄断的产品,比如半导体封装IC载板上的载体铜箔、固态电池上的网状铜箔等,争取早日掌握市场话语权。”
  在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小样性能评价实验室内,公司副总裁陈健带领研发人员对新研制催化剂配方的性能进行测试。就在不久前,艾可蓝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一款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尾气后处理系统的催化剂配方。“坚持原始创新,是我们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现在我们完全可以与国际最先进的发动机尾气污染治理公司‘扳手腕’!”陈健说。
  一直以来,艾可蓝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拥有一支由行业专家、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组成的科研团队,并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内燃机排放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科创平台,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10%左右。今年,艾可蓝入选全国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实现我市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零”的突破。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安徽钜芯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超元半导体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通过IATF16949或AEC-Q101车规级认证,车规级大尺寸晶圆制造取得重大突破;安徽钜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光伏发电保护器件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前三;安徽均益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数控全自动Y牙排牙机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当前,我市企业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力争在关键细分领域培育一批未来产业新增长点。
  为鼓励企业潜心攻关“未来产品”,我市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30.3%,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2%。与此同时,我市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领域,建设创新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助力更多创新成果涌现。截至目前,全市建有省级及以上科创平台126个。
  精心呵护
  滋养“新苗”成“大树”
  11月18日,在协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池州生产基地展厅里,琳琅满目的氢燃料电池、氢能无人机产品让人眼前一亮。“我们将氢燃料电池应用在无人机上,实现了无人机3小时以上续航。另外,我们在氢能无人机上植入人工智能算法,使无人机在光伏清洗、巡检等场景中具备了自主识别、自主决策、自主工作的能力。”展厅工作人员介绍。
  目前,该公司规划的年产能3000台协氢无人机项目已启动建设。未来,池州生产基地将在氢能无人机领域完成从小型多旋翼到大载重无人机、从旋翼到垂直起降固定翼的完整产品线布局,打造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
  “池州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完善。在2023年12月签约后,江南集中区管委会安排专人对接,从厂房、资金到应用给予全方位的帮助,坚定了我们深耕池州、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该基地负责人雷浩表示。
  幼苗长成大树,离不开精心栽培,产业发展同样如此。为了抢抓低空经济发展风口,我市正编制全市低空经济发展、低空基础设施布局和低空空域划设及航路航线高度层等规划,同步谋划实施一批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项目。同时,聚焦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镁基新材料等领域,建立未来产业领域专家库,入库专家15名。
  日前,市财政局会同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金融服务“进园区、下基层、到项目”要素对接活动。“全市已开展对接活动34期,对接企业89家,解决融资需求20亿元,真正做到让‘金融活水’滋润企业发展。”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积极用好科技与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普惠小微贷款等政策性金融工具。截至9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科技类企业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272.73亿元、67.91亿元、365.28亿元、368.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01%、43.77%、74.08%、34.5%。
  未来产业孵化培育周期长,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近年来,我市持续强化金融要素支撑,赋能产业发展。制定《池州市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创新发展若干政策》等,每年安排近1亿元资金,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奖励企业。构建“产业+基地+基金”联动的运营模式,初步形成以主题基金群、天使基金群、功能基金群为主体的体系框架,目前已设立2亿元规模的半导体主题基金,正在设立2只共12亿元规模的新材料主题基金。
  发展未来产业,池州“未来已来”。“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不断深化改革,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精心布局未来产业,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池州实现高质量发展抢占先机,全力以赴推动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池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赵晖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