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外围体育投注app > 县区动态

用活“山水”资源 打造和美乡村

阅读次数: 作者:记者 许倩琪 文/图 信息来源:池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4-06-13 08:28
[字体:]

贵池区梅龙街道园林社区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林业经济和乡村旅游——

用活“山水”资源 打造和美乡村


图为贵池区梅龙街道园林社区一隅。
  “我一年在家门口就有2万多块钱的收入!”日前,在贵池区梅龙街道园林社区黄精种植基地,65岁的刘来富一边忙着割除新长出的杂草,一边向记者细数他的“身兼数职”,“平时,我在基地除草,农忙时帮人做田间管理,下半年给养殖户起鱼捞鱼,一年下来,在社区我就能做200多个小工呢,不愁没事干,这日子越过越红火。”刘来富擦了擦额角的汗,笑意盈盈。
  刘富贵的“红火日子”,得益于近年来发展势头一路向好的贵池区梅龙街道园林社区。
  水域广、山场多、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园林社区抓住和美乡村建设机遇,充分利用其依山傍水、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林业经济和乡村旅游,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长,从2018年不足10万元,发展成如今突破80万元。园林社区缘何发展如此迅速?该社区党支部书记方月清在工作笔记上写下四个字——“思变则通”。
  傍水靠水 盘活闲置集体资产
  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鱼儿,欢快地在400亩水塘中游来游去,方月清望着眼前的景象思绪万千。
  2018年以前,这里还是荒废的水域,淤泥严重,水质较差,不适宜养鱼。“水质不好,我们就整治,一定能让它变好。”方月清说。
  2018年,园林社区筹措资金对水塘进行整修。“我们将鱼塘的圩埂进行加高培厚,清除水塘内的杂草、淤泥。经过整治,鱼塘水质大大提高,现在这400亩水域都能用于水产养殖。”方月清说,社区将这一片鱼塘流转给池州市黑鱼圩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一年能为社区集体经济增收22万元。
  “这片鱼塘的水质很好,很适合经营水产品养殖,品质可以达到有机鱼的标准,社区也很支持配合我们做好鱼塘管理工作。”池州市黑鱼圩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生产厂长陆正前说,通过这几年的水产养殖,目前公司整体经济效益很不错,发展势头较好。
  依山靠山 培育发展特色产业
  在鱼塘整治上尝到“甜头”的园林社区,很快又将目光转向了社区内4000亩集体山场。过去,这片郁郁葱葱的山场上种满了毛竹,由于管理不善,曾经常出现随意采伐的现象,经济效益不好。
  看着漫山遍野的野毛竹,方月清下定决心改变现状。2019年,园林社区正式对辖区内500亩山场进行封山育林,经过两年时间,毛竹长势喜人。“2021年开始,我们逐年对毛竹林进行轮伐,每年可以砍伐毛竹100万斤以上。”方月清说,这些毛竹主要销往鸿亮竹业和周边的竹制品加工厂,每年能为社区带来1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
  售卖毛竹获得了不小的收益,这让方月清备受鼓舞。资金充足了,园林社区开始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2021年,园林社区首次在集体山场上种植了200亩九华黄精。经过3年的发展,园林社区种植九华黄精面积已达1400亩。
  “到2026年,我们首批种植的黄精就可以采收了,预计亩产将在300公斤左右,每亩最少可以收益6000元。”方月清向记者算起了“经济账”:“同时,在培育黄精、田间管理的过程中还能有效带动社区内闲置劳动力就业致富。”
  因地就势 大力推进乡村旅游
  距离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九华山机场仅3公里;与318国道仅相隔4公里;九华山北高速口位于社区门口,沪渝高速横穿社区东西;至主城区、九华山风景区也仅有25公里路程……
  对于园林社区而言,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天然的区位优势。“目前,我们正紧抓省级和美乡村建设契机,不断优化社区基础设施和社区环境,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牢基础。”方月清说,今年,园林社区成功入选安徽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
  今年,园林社区还将利用辖区内的众多水塘资源,提升河塘生态景观,融入观光游、体验游等多元化产品体系,实现园林社区河塘资源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长效化发展。
  “我们还将盘活辖区内闲置资源,规整35栋闲置民房,将其打造成精品民宿,鼓励居民回乡开办农家乐,并利用社区靠近高速路口的区位优势,吸引九华山的游客和江南产业集中区的客商来我们这休闲度假。”提起下一步规划,方月清很有信心,他说,未来将在园林社区打造休闲垂钓、主题民宿、农耕体验、农家美食、户外拓展五大旅游板块,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园林社区打造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